- 何维龙;李大军;郭丙轩;
遥感影像,由于它的获取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而丰富,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遥感技术水平也有大幅提升,而对所要应用的遥感影像的质量要求也越高。但是在成像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影像形成后均会有不同程度的降质现象,阴影就是其中一种。因此,阴影检测是遥感影像重要的预处理工作。本文在对国内外不同的阴影检测算法的缺陷以及处理结果不理想等问题的研究基础上,改进了基于HIS色彩空间的阴影检测和补偿算法并通过MATLAB运行实验,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增加了阴影区域的正检率,降低了非阴影区域的误检率,补偿之后阴影区域的细节保留的更为清晰,保持了非阴影区域的色彩信息,使得整幅影像的视觉效果更好,算法稳健性较好,检测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干预,可有效应用于城市建筑物阴影检测。
2018年12期 v.32 1369-1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包颖;申佩佩;陈海珍;徐央杰;
不透水面信息提取对于城市化进程研究、"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宁波市区域尺度不透水面提取的需求,基于2015年的Landsat OLI影像,分别采用线性混合像元分解法、生物物理组成指数和归一化不透水层指数实现宁波市不透水面提取,并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和邻近时期的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三种算法均能反应出宁波市不透水面空间分布,但相对于其他两种算法,线性混合像元分解法提取的不透水面精度相对较高,MAE和R为13.4%和0.89,能更好地应用于宁波市不透水面信息提取,为后续区域尺度不透水面变化监测提供基础。
2018年12期 v.32 1374-1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冯飞;赵艳艳;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相对定向模型的遥感影像误匹配点自动剔除方法。该方法以遥感影像立体像对的相对定向为数学模型,结合RANSAC算法确定模型参数,利用获取的模型参数计算每一个匹配点对的上下视差,并以计算获得的所有上下视差为样本进行统计,确定上下视差的分布函数,再拟合出其密度函数,根据密度函数的参数确定剔除误匹配点对的阈值,从而高效准确的剔除误匹配点;利用无人机影像和轻型飞机遥感影像获取的SIFT匹配点对进行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剔除大量匹配点对中的误匹配点。
2018年12期 v.32 1380-1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闫鹏飞;窦世卿;陈刚;
城市化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许多问题产生的矛头。为了能够及时有效的对这些问题加以控制,对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情况进行监测成为了必然。本文利用ENVI对遥感影像处理的优点结合ArcGIS对地理空间分析的优势,选取哈尔滨2000年、2015年两期影像,并进行处理、分类,进而提取出哈尔滨市两期的主城区建成区面积,最后进行城市扩展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哈尔滨市建成区扩张机制,得到结论:1)哈尔滨市扩展落后于全国水平;2)哈尔滨市多个城区呈现突起发展;3)政策引导是哈尔滨市城市延伸的主要动力。
2018年12期 v.32 1384-1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6K] [下载次数:6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坤;梁博;李冬冬;刘嘉琳;高贤君;
在云计算市场高速发展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形势下,针对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个人将服务向云上迁移以及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渐增高,本文提出了基于HTTPS的公有云服务发布环境的构建方法。采用云计算通过虚拟化技术整合获得的更细粒度的资源为服务的构建提供资源支撑,并利用HTTPS加密为服务发布的信息提供安全支撑,达到对云计算按需支付,高扩展性等特点与HTTPS保护信息安全的优势的综合利用,并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以帮助用户快速的搭建环境。
2018年12期 v.32 1389-1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梦涵;闫金凤;高珊珊;徐美荣;张宵宵;
针对建筑用地在提取过程中易与大面积裸露耕地和未利用地相混淆,且当前大多建筑用地提取指数阈值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多元信息提取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地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农作物生长、成熟期的不同时相特征可有效削弱大面积的裸露耕地对建筑用地提取精度的影响;构建的裸地弱化建筑指数(Bare Land Weakened Build-Up Index,BWBI)将建筑用地正值化、背景地物负值化,克服了大多数建筑指数阈值难以确定的缺点;利用DMSP/OLS夜间稳定灯光数据构建城镇缓冲区实现了城镇与农村居民地的半自动化提取,其提取精度均达到80%以上。
2018年12期 v.32 1393-1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余永欣;
本文旨在通过统计和对比分析揭示城乡规划的演化规律,并对监测对象未来的发展演化方向进行预测形成趋势信息,使国情信息能更好地为规划服务。为摸清北京用地后备资源,盘活用地,有效应对我市各部门用地分类数据不一致、用地标准多样化、现有用地数据不能满足用地精细化管理要求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此外,也为北京市新的总体规划修改工作及时提供规划、国土"两规合一"现状信息;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建设格局、优化各类资源配置提供数据基础;为城市政府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它对城市资源配置利用、生态建设及土地整治等都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2018年12期 v.32 1397-1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赵婷婷;朱峰;刘洋;
大多现有电子专题图缺少与其他领域间的联系,地图服务局限大,难以给出高效决策。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个利用高德地图提供的矩形搜索和地址解析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开发而成的专题数据成图平台。该平台利用矩形搜索的原理将目标区域划分成多个多边形按类别获取兴趣点数据,然后利用地址解析接口批量解析地址数组并映射成图,最后结合相关的地图服务功能为管理者提供业务分析、调度安排等决策支持。该平台经过银行地址数据验证得到了较高的打点精度。
2018年12期 v.32 1402-1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伟;孙学孔;汤发树;李华;
CPⅢ控制网作为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所布设的第三级测量控制网,在我国高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铁在施工工艺、轨道形式上有相似之处,其测量技术同样有许多相似之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引用CPⅢ方法大大提高了铺轨精度和效率,提高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也使城市轨道交通测量技术和铺轨手段发生变化,是轨道施工、运营维护阶段测量技术的一大革新。本文以高铁CPⅢ技术为基础,结合实际需要,对CPⅢ控制网用于中低速磁浮线路轨道精调进行了实际应用探讨,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满足本工程轨道铺设要求,但也存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2018年12期 v.32 1408-1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常晨;冯仲科;林奕成;邱梓轩;
新一代森林调查技术及观测装备体系是由北京林业大学精准林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提出并研发应用,重点讨论以下技术内容:(1)创建新一代森林资源调查技术体系,创建全球陆表植被地块区划基础数据库,研建中国主要"乔灌草作"生物量精测模型;(2)发明天地立体化森林精准计测仪器及观测方法,发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机及摄影系统、手持式超站仪以及电动生长锥;(3)研发森林资源统计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了森林资源区划、抽样、预测、调查、制图、统计、林地林木精准评估、森林环境评价等功能。
2018年12期 v.32 1412-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凤;王涛;薛晓娟;司敬知;齐艳青;唐婷婷;
针对我国民用轻小型无人机"低"、"慢"、"小"目标,现有空管雷达监测系统"看不到"、"管不了"的世界性难题,本文首次提出并研制了基于北斗短报文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小型化、轻量型无人机监管机载终端装备,建立了无人机遥感系统数据库,构建了无人机遥感网络综合运行管理平台,实现轻小型无人机全天候、全国覆盖、实时在线监管,实现了对我国民用轻小型无人机多级、远程、实时、有效监管,为无人机遥感技术与应用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2018年12期 v.32 1418-1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永国;孟志义;田文革;
城市地下管线信息主要依靠测绘人员调查获取,其测量工作一直是城市市政建设和管理规划的重点内容。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利用可视化地下管线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系统调查的方法,改变了传统下井调查方式,突破了传统管线调查的限制,有力推动了项目的开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通过实验验证,该系统测量精度满足地下管线调查的规范要求。系统被应用到北京新城地区地下管线普查项目中,顺利完成普查项目要求,调查成果通过监理单位最终验收。该方法有望在城市地下管井测量其他项目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018年12期 v.32 1424-1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宁利立;王慧敏;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一些复杂化的新型矛盾不断出现。矛盾问题导致一些公共安全事件不断发生,这些突发性事件在社会保障、群体利益、安全等方面均有涉及,严重威胁我国城市的安全稳定。智慧城市中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和通信技术对公共安全问题开展了应急管理,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保障城市的和谐性。文章针对智慧城市视域下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旨在为优化智慧城市中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提供有力参考。
2018年12期 v.32 1428-1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1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杨旭东;杨伯钢;刘博文;王淼;黄迎春;林静静;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资料、地形图和影像图等数据基础,辅助开展内外业数据采集及质量检查,并建立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对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项目进行综合管理;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和统计分析成果,实现成果的管理、审核发布及应用,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公众。为北京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制定、空间规划管理、灾害预测预警、科学研究和为社会公众服务等提供有力保障。
2018年12期 v.32 1433-1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东庆;范延峰;张高明;翟明成;
本文从《水电工程测量规范》编制工作出发,简要介绍了"规范"的编制背景、编写思路和编写内容,对"规范"的主要创新点及应用效果进行了概括性阐述,该规范不仅汲取了原执行标准的适用、有益的内容,使行业技术特点得以延续传承,也是现阶段水电行业测绘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总结,并为今后专业技术发展起到引领和指导性作用,以保障水电测绘成果不断满足新形势下水电工程建设需求。对其它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开展具有可借鉴意义。
2018年12期 v.32 1438-1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冠;王珍;
目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作为一项高精度、高密度以及非接触性的数据采集方式,在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及工作者将其应用于文物遗迹保护工作中。本文将以往的研究应用成果作为借鉴,通过一个遗迹考察项目的实例,综合了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手持精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的多源数据,主要从几何特性和纹理特性两方面着手开展了测绘数据在遗迹考察保护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2018年12期 v.32 1442-1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5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少开;丁军;郑书民;
文物测绘是一项伴随着考古、田野调查和文物保护规划而发展起来的专业方向,其正逐渐从单纯的文物本体的测绘、建档和研究向为保护规划和保护工程提供全面的空间信息技术支撑、全生态综合信息化建设方向发展。本文以北庭故城遗址为例,详细阐述了文化遗产全生态综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内容。并着重论证了文化遗产全生态综合信息化建设在数字化施工、文化遗产地监测及文化遗产的展示利用进程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2018年12期 v.32 1446-1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6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淼;杨伯钢;刘博文;杨旭东;黄迎春;刘凤珠;
依托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结合北京市特色,研究并编制适合北京市具体特点的《地理国情信息内容与指标》、《地理国情信息内业采集与编辑整理技术规程》、《地理国情信息外业调查与核查技术规程》等一系列国普地方标准,使北京市地理国情普查监测工作与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技术要求、指标和技术方法上更好地衔接,更好地满足自然资源部对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监测的建设要求。
2018年12期 v.32 1452-1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曹宝宁;
文章介绍了风险监测的静力水准、测量机器人、三维激光扫描等先进技术手段在风险监测的综合应用,并以大连市地铁一号线建设施工过程中采取的综合多种监测先进技术手段,来监测地铁建设期间的变形状态,保障周边环境及建设主体安全。通过对多手段监测技术的综合应用案例,给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先进技术的应用提供些许借鉴。
2018年12期 v.32 1456-1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胜良;周予启;陆静文;焦俊娟;
中牟绿博文化产业园区绿博安置区工程是目前国内一次性回迁安置规模最大的安置项目。工程建筑面积348万平方米,涉及35个村,包括112栋高层住宅楼及学校、配套设施,针对中牟绿博文化产业园区绿博安置区工程体量大、工期紧、占地面积广、单体规模大、测量精度要求高等特点,我们在传统测量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超大场区全站仪自由设站技术、大面积板面平整度测量控制技术,并在工程中进行了成功应用,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良好的效果。
2018年12期 v.32 1461-1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吕扬;周庆;李兵;
面对目前应用领域对于三维模型的实际应用需求,本文提出了结合多源数据的三维模型构建方案。结合激光点云数据、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及地面数据,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的支持下,实现了地物模型的快速单体三维重建,并提出了分级地形三维重建的方法。以北京延庆城关地区为实验区开展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高效完成单体三维重建。
2018年12期 v.32 1465-1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白晓辉;高飒;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为梳理中心城规划编制、规划审批、城市现状数据情况,以及业务流程及管控需求,研究多层级、跨部门规划编制成果、多时段规划编制调整过程可追溯方法,实现对控规进行全周期管理。针对中心城区重点工作的开展,对多源、多层次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和深入挖掘,研究中心城发展演变情况、城市管控、实施评估、控规动态调整过程监测分析工具,为中心城地区规划监测、规划管控的工作提供定量分析工具。
2018年12期 v.32 1470-1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晋虎;张莉;章磊;何川;田宗彪;
从变形监测的目的意义及发展现状;综述了变形监测的定义、分类和技术手段;针对变形监测成果质量检验体系建设,参照检验检测机构能力认可准则要求,从质量特性、标准体系、检验能力、检验技术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质量检验技术基础;结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质量监督抽查中变形监测成果的质量检验实践,提出了包括顾客需求分析、质检方案制定、质检效果分析、质量控制措施建议的完整的质检服务案例。
2018年12期 v.32 1475-1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彭海涛;马泽忠;李爱迪;
为了满足房屋不动产登记发证的需要,房产测量部门需要制作大量房产分户图。为了提高房产测量制图的工作效率,减轻制图工作压力,在CAD平台上利用VB.NET语言开发了房屋不动产分户图批量出图功能。该功能实现了CAD图形和房屋分户图标准图框的自动匹配、不动产单元红线的自动勾绘、不动产单元属性的自动填写,避免了传统CAD制图方法可能产生的错误,实现了CAD出图的一键式操作,为重庆市不动产统一登记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2018年12期 v.32 1479-1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岚;陈明杰;
针对传统无人机影像相对定向方法迭代不收敛和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自动化程度更高且能有效收敛的方法。首先使用SIFT算法自动提取特征点,通过RANSAC算法剔除错误匹配的点并迭代计算基本矩阵,然后在理论上推导了基本矩阵及本质矩阵和相对定向元素的关系,从而导出相对定向元素的解,以此为初始值,利用严格相对定向模型迭代求解相对定向元素的值,直到其结果收敛为止。最后经过实验对比分析了小倾角和大倾角的无人机影像相对定向结果,实验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2018年12期 v.32 1483-1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天;庞蕾;徐西桂;张月;
近些年,随着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对城市地区地表沉降的研究越来越多。短基线集InSAR(SBAS-InSAR)技术相比于传统InSAR技术,减小了空间去相关及地形误差的影响,已广泛应用于地表沉降监测的研究中。本文基于SBAS-InSAR技术,对地铁沿线地表沉降进行监测研究。基于北京地区Cosmo影像(2009年-2011年)、TerraSAR影像(2011年-2014年)和哨兵1号影像(2016年-2017年),以北京市地铁4号线北京南站-马家堡站-角门西站路段为例,利用SBAS-InSAR方法获取到该线路段的地表平均形变速率,揭示了该地铁沿线从2009年到2017年的地表形变情况;并对最大形变区域进行形变时序分析。最后,根据历史调研资料进行验证分析产生较大形变的原因。
2018年12期 v.32 1489-1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陈启平;王彬;
邻近区域施工,致使地铁沉降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变化,对此,本文以时间序列与BP神经网络为基础,对两者的融合算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某城市地铁沉降监测数据进行预报和分析,证明了BP时间序列以时间序列做趋势分析,避免了BP神经网络由于局部最优导致局部极小值的问题;以及采用BP神经网络对时间序列模型的预报残差进行分析,体现了BP时间序列误差自适应补偿的优势,使其预报结果的稳定性更高。
2018年12期 v.32 1494-1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顺;成枢;杨朔;高秀明;
变形监测的目的不再只是对变形现象进行观测,更重要的是对形变数据加以处理、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对后期的形变量做出合理的预报,减少建筑物因变形导致的事故。由于受到环境和设备自身因素的影响,变形监测数据采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噪声数据,导致预测不准确。为了对后期的变形作出更准确的预测,本文采取了小波理论对实测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再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建模预测后期的变形数据并与后续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
2018年12期 v.32 1498-1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星杰;
做好地下管线的管理工作,首先需要有一套现状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及相应的数据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其次需要确保管线数据信息长期保持其现势性以支撑信息服务系统持续为经济社会生活发挥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北京市地下管线信息普查工作中关键技术的详细论述,阐明了地下管井可视化测量技术、管线信息移动采集信息系统、基于规则知识库的地下管线检查技术在高质高效完成管线普查工作起到的关键技术支撑作用,同时为了保障政府在管线普查工作实现管线信息"一次建设、多次应用",确保政府投资的有效性,积极依托北京市地下管线规划核验工作建立地下管线更新的长效机制,为其他城市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用。
2018年12期 v.32 1502-1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潘欣;刘冰;刘凤伟;李慧;孔琪;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的热环境问题不断加剧。本文以2017年8月4日和2018年1月27日的厦门岛Landsat 8数据为数据源,提取绿地空间信息并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实验结果表明:夏季绿地面积与温度呈现出中等程度负相关,冬季绿地面积与温度保持弱负相关;水体面积与温度在这两个季节里都表现出较强的负相关;聚集度较好的水体在这两个季节均表现出降温作用,绿地对温度的影响不显著。
2018年12期 v.32 1508-1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梁铭;
本文以惠州市作为研究区域,对Landsat 5TM数据进行处理,利用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进行分类试验,从训练样本数据中分析归纳出分类规则,建立决策树分类,并与传统的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决策树分类方法的总体精度达到88.68%,与传统的分类方法相比有一定的提高,而且算法复杂性低、效率高。
2018年12期 v.32 1512-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马文涛;陈宜金;王淼淼;张雪;张凯旋;
为加深对Shapefile文件结构的理解,培养将一定格式的数据文件转换成Shapefile图形文件的能力。详细探讨了Shapefile文件的底层结构,并以此为出发点,在.Net环境下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15设计出可对Shapefile图形文件进行交互式读写的GIS程序。结果表明通过一定的编程手段,可以将一定格式的图形文件按照我们所期望的方式展现出来,且能够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图形文件。可见特定格式的数据图形文件与Shapefile图形文件可以通过编程技术进行互相转换。
2018年12期 v.32 1517-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袁伟;
在GIS行业,一个城市的建筑模型可达几百万个甚至更多,这使得浏览器无力承受。因此,使用LOD技术就成为了必经之路。由于Cesium只支持由WebGL标准的制定组织(Khronos)新发布的数据格式Gltf,但现在大部份的虚拟城市使用的模型都是3DMax模型,再者没有现成的制作工具把3DMax模型制作成Gltf,且三维的LOD比二维的LOD更为复杂,使得绝大部分Cesium的使用者都无法用LOD的方式加载海量3DMax模型数据。本文通过自主开发软件,采用不完全四叉树形式组织瓦片,将海量的3DMax模型制作成Cesium可以支持的3Dtiles切片数据,以实现在浏览器端的3DGIS系统中加载海量3DMax模型。
2018年12期 v.32 1522-1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下载次数:6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赵晓燕;
针对等沉降曲线绘图智能化程度较低的现状,本文基于Model Builder建模平台,提出了一种等沉降曲线自动绘图方法,该法通过Model Builder建模,完成沉降监测数据的插值、重分类和平滑化处理,生成了高精度等沉降曲线。实验证明,基于Model Builder建模可实现等沉降曲线自动绘制,它将大量复杂的沉降数据通过可视化建模作一步绘图,提高了数据纠错能力和处理效率。Model Builder绘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共享性和重用性,因此不失为一种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的等沉降曲线绘图新方法。
2018年12期 v.32 1527-1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志勋;常永青;朱理想;王庆;张凤梅;
新中国成立以来,针对国土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需要,我国先后启用了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但受当时技术条件等制约,精度偏低,已无法满足当前经济发展要求。2008年7月1日起,我国开始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原有县级地理信息成果大部分为1980西安坐标系或1954年北京坐标系,因此亟待实现地理信息成果从1980西安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本文首先分析了县级地理信息成果的特点,提出了采用二维四参数坐标转换模型,并通过软件实现了成果的坐标转换。
2018年12期 v.32 1532-1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小华;
针对国内尚无文献研究过全站仪检定的国际标准ISO17123-5中完整检定法的数据处理方法,从平面坐标转换原理出发,推导了完整检定法水平位置检定时使用的三参数坐标系转换公式并与ISO17123-5的计算公式进行了对照;按照ISO17123-5规定的完整检定法,对徕卡全站仪TS02进行了实际检定;分别用ISO17123-5的三参数法及国内常用的四参数法对TS02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其结果表明:两种数据处理方法的结果是一致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既可以按照ISO 17123-5给出的公式进行数据处理,也可以按照国内通用的四参数转换软件对检定数据进行处理。
2018年12期 v.32 1536-1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2018年12期 v.32 1541-1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北京测绘》创刊于1987年,是由"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主管,"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和"北京测绘学会"主办的大型科技期刊。本刊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以推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目标,紧密结合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在生产、管理、科研、教学等方面开展技术与学术交流,介绍测绘地理信息新技术经验,为测绘地理信息各界传播高、新科技信息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北京测绘》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
2018年12期 v.32 1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1.彩色封面(21×21cm)6500元/期80000元/年2.彩色封底(21×25.7cm) 5500元/期66000元/年3.彩色封二、三(21×29.7cm) 5000元/期60000元/年4.彩色插页(21×29.7cm) 4500元/期54000元/年5.黑白封二、三(21×29.7cm) 4300元/期51600元/年6.黑白插页(21×29.7cm) 4000元/期48000元/年7.黑白内页(21×29.7cm) 1800元/期21600元/年《北京测绘》为月刊,每月25日出版;16开本,每册定价25.00元。广告可选择单月或双月刊登,费用为全年一半。
2018年12期 v.32 1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北京测绘》是"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主管,"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和"北京测绘学会"联合主办的北京地区测绘地理信息科技综合性期刊。创刊于1987年,公开出版发行。《北京测绘》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亦是《中国核心期刊
2018年12期 v.32 1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是以基础测绘、专业测绘和地理信息服务为主的专业化综合性生产科研单位,现有职工800余人,下设1个基础测绘院、3个专业测绘院及基础地理信息工程院和航测遥感院、人文地理研究院(地理信息制图院)、北京市绘寰测绘事务所、北京九州宏图技术有限公司等部门。具有大地测量、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规划测量、市政测量等)、不动产测绘和地图编制、互联网地图服务等综合设计、生产能力;可承担各种大型、特殊、复杂的测绘工程;可提供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
2018年12期 v.32 1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