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测绘

访问量:813651

学术探讨

  • 城市建设工程规划核实测量数据处理与应用

    张保钢;杨伯钢;易致礼;芦可良;

    讨论了规划核实测量数据处理的几种类型:计算、可视化(制表、制图、制模型)、文档制作以及在规划核实,地形图更新及管线、地名、地理国情三大数据普查与更新,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应用。认为规划核实数据具有权威性(准确性)、现势性、完整性、可比性。在数据资源共享、处理和应用方面大有可为。

    2018年11期 v.32 1243-1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城市设计导则移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侯继伟;宋师然;蔡晓靓;刘建华;杜明义;

    针对西城区城市设计导则提出的街道治理信息化工作需求,利用移动GIS技术、移动空间定位与街景影像绑定标注技术,以城市环境分类体系为标准,在城市设计导则的指引下设计与研发了城市设计导则移动管理系统。通过移动GIS开发,系统实现了街景影像采集、街道/胡同/建筑界面空间要素现状归属分类、专题信息录入、现场地图标注、城市设计各要素分析与改造方案筛选等功能。在西城区应用示范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推进了街道治理与规划外业工作的信息化。

    2018年11期 v.32 1248-1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基于Hybrid模式的旅游系统混合应用的设计与实现

    李冬冬;刘嘉琳;李坤;梁博;杨元维;

    针对移动端旅游系统的开发存在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提出基于Hybrid模式的旅游系统混合应用开发方法。选取AppCan集成开发工具,采用HTML5+CSS3+JavaScript作为开发语言,并使用各种插件API实现了旅游景区信息展示、地图导航、社交平台分享、登录注册等功能。实践表明,本系统用户体验良好,开发成本低,基于Hybrid模式切实能为旅游等应用系统的开发节省开发成本,提升成果可移植性。

    2018年11期 v.32 1252-1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统计的大豆叶片氮含量高光谱遥感模型研究

    刘丹丹;聂荣娟;

    近年来,伴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能够快速的、大面积的获取农业信息成为可能,在对作物生化组织含量的监测中得到很好的利用。本论文基于统计的方法对大豆叶片氮含量的模型进行研究,利用反射率二阶导数、连续统去除后的反射率光谱、反射率倒数的对数、Log(1/R)的一阶导数等作为自变量,以大豆氮含量作为因变量,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回归预测模型,确定氮含量的敏感波段,建立氮含量与选取的波谱指数之间的回归关系。

    2018年11期 v.32 1257-1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7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改进的AlexNet网络模型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研究

    周天顺;党鹏飞;谢辉;

    本文尝试利用深度神经网络进行遥感图像分类。经过比较后选择了AlexNet网络模型,为了缩短训练时间和提升分类准确率,对网络模型进行了改进,同时进一步尝试了权值迁移的训练方法。利用公开的遥感影像分类数据集UCM,在改进的网络模型上采用权值迁移的训练方法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网络模型和权值迁移的训练方法可以在不增加训练时间的同时将分类准确率提升27.9%。

    2018年11期 v.32 1263-1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下载次数:8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1 ]
  • 基于空间信息的职住平衡评价指标构建——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

    郭燕宾;王淼;杨伯钢;刘博文;李静茹;

    本文基于北京市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和其他空间信息数据成果,首先,结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和《GB 05442-2008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从就业-居住人口比、就业-家庭比、职住用地比、职居空间匹配指数(SMI)、人口规模、交通设施、教育以及医疗卫生等构建职住平衡评价指标。然后,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反映职住平衡现状并进行分析评价。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城市副中心的职住平衡现状并不乐观,与城市规划目标和规划规范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人口分布、教育和医疗是影响北京城市副中心职住平衡的主要因素。

    2018年11期 v.32 1267-1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0K]
    [下载次数:6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多面函数拟合的区域性地壳运动模型构建

    邓昊文;陈梦;孟瑞祖;

    建立区域性地壳运动模型对于研究该区域主要地质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GPS监测数据,利用多面函数拟合法建立环渤海地区地壳水平运动模型,对比分析了多种核函数条件下不同平滑因子选择对模型构建的影响,最后选取最佳的拟合参数进行多面函数拟合,建立了1°×1°环渤海地区速度场模型。

    2018年11期 v.32 1272-1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混沌粒子群神经网络在变形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冯康;张永光;张亚超;王文涛;

    变形预测模型是变形监测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对变形体未来的形变量进行预测,在粒子群改进传统BP神经网络基础上,进一步对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并通过引入混沌理论,提出了一种嵌入式的混沌粒子群算法,建立了混沌粒子群BP神经网络模型,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改进粒子群BP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和预测精度均高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且随着改进方法的不断深入,其预测精度也逐渐提高,混沌粒子群BP神经网络精度最高;混沌粒子群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更好对变形进行预测,优势显著。

    2018年11期 v.32 1276-1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室内精细三维模型建立

    贾小凤;吕栋;姜传苓;丁健;陈勇;

    对于室内场景物体进行精细化模型的建立是当前三维模型重建技术的重要领域。激光点云因其具有精度高、获取速度快等优势,在三维模型建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利用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对室内场景物体进行三维模型建立,同时基于几何测量数据建立的三维模型,通过对两种方法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对比,从采集时间成本、表现力、难易程度的不同证实了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建模的有效性和高精度,最终得出使用点云数据能更好的对室内物体进行精细三维建模。

    2018年11期 v.32 1281-1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9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 ]
  • 矩形靶标的倾斜刃边法提取MTF

    聂荣娟;刘丹丹;张晓迪;

    航空面阵成像系统使用一段时间后,成像性能会有所下降,定期检测其成像性能非常有必要。调制传递函数数值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了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性能。如何通过航空面阵影像和地面靶标准确、及时地获取到航空面阵成像系统MTF成为研究的关键。本文深入研究了基于矩形靶标提取航空面阵成像系统MTF的方法:通过倾斜刃边法、费米函数拟合,获取了边缘扩展函数(ESF),并根据其与线扩展函数(LSF)和点扩展函数(PSF)关系,间接计算得到成像系统在航向和垂直航向的MTF。经对比分析,发现航空面阵成像系统在垂直航线的成像性能高于航线方向,这是由于航空面阵相机在成像时像移补偿不足造成的,反映出像移补偿参数需要进一步优化。

    2018年11期 v.32 1285-1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技术应用

  • 基于PSO算法的BP神经网络对植被叶片氮素含量的预测

    王杰;徐锡杰;解斐斐;

    植被叶片中的氮元素,70%存在于叶绿素中,且叶片叶绿素的测量相较于氮素测量简单,因此可以用叶绿素来估测叶片含氮量。基于lopex93数据集,利用PSO(微粒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把叶片叶绿素含量作为输入值、叶片含氮量作为输出值训练得到预测叶片含氮量模型训练得到预测叶片含氮量模型。同时用实验室测量的叶片数据检验,检验误差小于0.2%。说明基于PSO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叶绿素能很好的估计叶片含氮量。

    2018年11期 v.32 1289-1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一带一路”信息及路线动态可视化

    刘嘉琳;梁博;李坤;李冬冬;杨元维;

    当今"一带一路"政策大环境下,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在国民中的宣传普及问题和微信小程序具有出色的用户阅读体验感等特点,本文提出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一带一路"信息及路线动态可视化方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信息、关键新闻的定制发布的基础上,使用户在移动状态下能够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信息,通过路线动态可视化使用户更形象生动地认识"一带一路"倡议,可带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传播。

    2018年11期 v.32 1293-1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下载次数:7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机场油罐加载作用下地基及周边环境变形分析

    李川;魏世玉;陈立川;秦代伦;胡祝敏;

    为掌握某机场油库地基稳定性现状及发展趋势,综合采用沉降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及人工巡视监测等手段,获取油库地基及周边环境变形现状,利用样条函数法对监测区域沉降进行拟合,得到地基差异沉降分布特征,并与油罐荷载变化进行关联性分析。经分析知,5#、6#油罐附近地基变形较显著,累计变形量为0.3mm~-3.3mm,且在油罐每次加载后,沉降量有逐次加剧趋势,地基稳定性主要受油罐荷载周期性变化影响。建议对地基及周边裂缝进行填充,同时对5#、6#油罐附近地基增加1个水文年的监测。文章探索的监测方法、数据分析及处置建议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018年11期 v.32 1297-1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奇异谱分析的钢箱梁桥面GPS数据处理

    刘娟;孙姣;徐花芝;

    本文针对桥面变形具有多周期和趋势性特点,引入奇异谱分析方法,并对奇异谱分解中嵌入维数以及有效主成分的确定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经对苏通大桥钢箱梁桥面2天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提取了桥面监测数据的周期项与趋势项。结果表明:桥面X、Y、Z三方向上的平均周期为1d,三个方向上变形的幅值不同,但其变形的趋势基本上一致,可以理解为日照、动荷载等引起的周日形变。

    2018年11期 v.32 1303-1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6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GNSS多系统组网数据处理对比研究分析

    李鹏浩;陈宪冬;赵亮;

    本文针对工程应用中用户接收到的卫星个数少且卫星几何构型不佳造成的定位精度较差以及可靠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综合多系统组合的定位方法。采用CGO软件处理3种卫星系统组合方案(GPS+BDS、GPS+GLONASS与GPS+GLONASS+BDS)的数据,分别对短基线和中长基线GNSS网进行了数据处理对比研究,基线结果对比表明多系统组合方案中GPS+BDS方案最优,较单GPS或单BDS显著提高定位精度。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多模GNSS网的建立及数据处理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2018年11期 v.32 1309-1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复测技术研究

    李华日;

    近些年来,我国高速铁路里程不断增加,高速铁路网络逐渐完善,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但高速铁路在运营期间由于外界环境变化及人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会引起高铁桥涵和路基的沉降和变形,威胁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安全,并可能导致灾难性事故的发生。本文以某高速铁路济南段范围内轨道复测实践,探讨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复测技术,研究现场实际轨道控制网的布设、测量和应用,并对部分轨道控制网显著变化区段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轨道控制网复测积累经验。

    2018年11期 v.32 1314-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激光扫描的交通隧洞几何形变监测方法

    郑跃骏;岳仁宾;

    随着软硬件技术越来越成熟,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用途日益广泛,已从文物扫描、模型复制推广到精密工程测量领域。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为例,介绍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工程几何形变监测中的应用情况,并在测量效率、测量精度、数据全面性等方面与传统测量方式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比,三维激光扫描方法可用于进行隧洞拱顶沉降监测、平面位移监测和收敛测量等工作,效果良好。

    2018年11期 v.32 1318-1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深基坑变形预测

    王俊锋;姚志华;

    针对深基坑变形监测数据动态非线性特征,提出了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惩罚参数和核函数参数进行寻优,根据寻优得到的最佳参数组建立改进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以桂林某深基坑工程实测数据为例,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均方误差、平方和误差、平均相对误差作为误差检验指标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更好地反映了深基坑的变形动态,而且提高了预测精度,对深基坑安全监测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2018年11期 v.32 1322-1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地铁车站基坑安全风险评估及监测分析研究——以杭州香积寺路地铁车站为例

    杨海成;杜伟杰;

    地铁隧道作为现在各大城市交通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而作为地铁隧道重要一环的地铁车站基坑,其施工的进度、方式就直接关系到地铁项目本身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如何在建设期对地铁车站建设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以及对突发事件制定预警预案,是地铁建设的必要工作。本文通过实际案例的介绍,借助软件和监测数据对比对其建设期的地铁车站基坑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对应的制定监测和预警措施,为类似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2018年11期 v.32 1326-1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既有高速铁路路基变形监测技术应用探讨

    郝广明;

    本文以新建济青高铁施工对既有胶济客专线路路基沉降影响的现场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静力水准仪的安装及监测测量原理,以及在路基沉降监测工作中具有的优点,将静力水准仪自动沉降监测系统应用于新建线路济青高铁对既有高速铁路胶济客专的沉降监测工作中,现场通过在自动沉降监测系统中设定预警阈值,对路基沉降超限情况进行预警,从而实现既有线路路基沉降自动监测与预警,提高了沉降监测的自动化、准确性和实时性,为相似工程施工路基沉降监测工作积累经验。

    2018年11期 v.32 1331-1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基于LiDAR数据的输电线路平断面图表达方式探讨

    胡博;

    输电线路勘测设计工作中使用的平断面图是开展设计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目前输电线路勘测设计中的平断面制作方法进行分析;结合机载激光技术的特点,对多个实际工程进行了激光点云高程精度统计,得出能够满足平断面精度的结论,再结合激光点云对现有工作流程进行研究,得出一种新的平断面图表达方式;并对新断面图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本文提出的平断面图表达方式将有助于深入挖掘激光点云数据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加深设计深度和提高勘测设计质量。

    2018年11期 v.32 1335-1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应用AutoCAD平台实现地理国情普查正射影像图廓的批量生成

    张立业;

    遥感影像作为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重要的采集依据,关系着整个国情普查成果的质量。项目设计中对遥感正射影像范围作出严格要求,按设计要求计算分幅影像裁切范围工作量非常大、错误率高,面对任务区的成千上万的图幅需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严重耽误项目进度。本文通AUTOLISP编程语言实现正射影像图廓范围的批量生成,结合工程实例在具体项目中应用并对使用中生成矩形范围不正确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矢量为四个节点的闭合面程序方可正确运行。通过在项目中的应用此方法操作简单,数据质量高,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值得在今后的生产作业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2018年11期 v.32 1339-1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土地勘测定界数据自动化处理方法设计与关键技术

    盛盈;

    传统的土地勘测定界数据处理仍需人工统计和计算,该种作业方式效率低下的状况已难以满足土地勘测定界业务的需要。本文运用C++语言,以POI为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并充分利用GDAL/OGR开源数据库等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高集成度、自动化的勘测定界数据处理方法。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能提升土地勘测定界数据处理效率,减少内业工作量并提高成果质量,在实用性和可靠性方面均能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2018年11期 v.32 1343-1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2013年~2017年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以金普新区为例

    闫政新;

    以多种卫星影像和航摄相片为数据基础,对金普新区空间格局变化监测中2013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四个时相的生态景观类型进行分类,提取生态景观类型的矢量图斑,并转化为栅格数据,又基于景观尺度对金普新区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2017年各类型的斑块密度没有较大变化,总体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而该3年与2013年的斑块密度指数差异较大;2013年~2017年新区内各类型景观的形状指数均呈现草地>耕地>人工绿地>园地>林地>水域>人工水域的趋势;景观的分割程度严重。研究成果对于调整新区生态改善具有重大意义,并为新区走可持续化发展路线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8年11期 v.32 1347-1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北京市属行政区界线测绘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刘阳;

    行政区域界线是确定各级政府行政管辖范围的根本依据。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行政边界线的测绘及信息化为行政区域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本文详细介绍了北京市属行政区界线测绘技术的内容及工作流程,对北京市既有边界线成果的局限性进行了剖析,着重论述如何依照既有边界线成果资料,分析边界线测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解决了既有边界线资料中边界协议书附图与边界走向说明描述不一致的情况,为今后行政区域界线测绘工作积累了经验。

    2018年11期 v.32 1352-1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无棱镜电子平板测图的精度问题及解决方法

    高旭芝;吴斌;高玉旭;

    无棱镜电子平板作业模式已成为数字测图的主要方法。然而,在无棱镜测距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测的不准、甚至测错的情况。现将结合多年数字测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重点梳理无棱镜使用过程中应当把握的精度问题,归纳了上中下三次观测来测量平面位置,左中右三次观测来测量高程、加点验线法、图形校核等解决方法,达到了无棱镜功能在电子平板测图中发挥最大作用的目的。

    2018年11期 v.32 1357-1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3S技术精准化调查在第三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李红慧;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目标之一是掌握准确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3S一体化技术具有准确、快速、及时、大范围的优势以及强大的空间信息采集、编辑、处理、分析和管理能力,通过3S集成技术能迅速获取高精度数据,实现三调的精准化测量。通过三调试点区域3S技术的综合应用,建立及时精准的调查技术体系,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满足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及国土管理工作的需求。

    2018年11期 v.32 1361-1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9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测绘教育

  • 依托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测绘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探索

    崔立鲁;钱江宇;杜艺婕;张惠妹;江雪梨;

    以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契机,针对当前测绘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对测绘人才的需要,以创新创业项目为引导,详细探讨测绘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的理论知识体系、实践能力体系、课外创新创业活动以及本科生导师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最后以成都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情况为例,说明新方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效果。

    2018年11期 v.32 1365-1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市测绘院关心慰问职工

    <正>近日,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领导心系一线,携相关部门人员一行11人赴生产一线,分别看望了信息院、基础院、专业测绘一院、专业测绘二院及专业测绘三院等5个部门的外业及驻场职工,送去了慰问。此次外业测绘现场慰问、检查,落实了院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了解了职工思想,同时激发了外业职工的工作热情。

    2018年11期 v.32 1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北京市开展测绘法宣传活动

    <正>2018年8月29日,北京市测绘法宣传在羊坊店路15号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资料档案馆门市便道举行。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副巡视员陶志虹、北京市勘察设计和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节严、副主任王金坡及相关部门领导,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温宗勇院长、郝赛英书记等院领导出席活动。所有参与此次测绘法宣传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统一身着带有测绘法宣传标识的服装,整齐划

    2018年11期 v.32 1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