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彩;
不透水层是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的主要元素和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高分辨率影像的大量获取和广泛使用,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不透水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不透水层提取的研究情况,分析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不透水层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提取中的几个主要难点,包括不透水层光谱差异性大、光谱混淆、阴影及遮挡问题突出等,并分别针对这些难点对当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最后对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不透水层提取研究趋势进行了相应分析。
2018年09期 v.32 1007-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琦;曾妮红;王留召;
车载LiDAR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测绘数据获取手段,广泛应用于城市更新道路建模领域。本文从实际行业生产应用的角度出发,以SSW车载LiDAR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道路建模的应用对比研究。分别采用基于TIN滤波后的原始点云建模和基于路边线构建三角面的建模方法。经实验对比分析,分别从建模效果和模型高程方向上进行建模精度的比较,得出车载LiDAR在道路建模中的相关结论,对于生产应用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
2018年09期 v.32 1015-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张翼然;陶迎春;蔡彩;吴爱华;
利用来源于地理国情普查和高德POI数据源的两组北京市小学数据,基于空间位置和名称属性进行数据匹配。数据经过坐标统一、数据删重等预处理后,以空间位置接近、名称属性相似为原则,进行数据融合分析。结果表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和高德POI数据的可匹配占比均为71%。城区范围内空间不匹配和属性不匹配占比近似,郊区范围内空间位置不匹配情况高于属性不匹配。
2018年09期 v.32 1020-1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陈广鄂;卢茜;曾攀;韩建锋;吴德钊;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各地来雾霾事件频发,严重的影响了人民的日常生活。本文分析了北京房山2014到2017年空气质量影响因子(PM2.5、PM10和AQI)与大气可降水量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GNSS技术探测雾霾发生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本文基于对北京房山站的分析结果,表明PM2.5、PM10含量、AQI与大气中可降水量PWV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且大气中PM2.5、PM10含量、AQI与可降水量PWV都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以上结论表明GNSS技术可用于雾霾的预测。
2018年09期 v.32 1024-1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魏世玉;谢行;李川;胡祝敏;
本文以典型的推移式滑坡应急监测实例为背景,采用简易有效的裂缝监测手段,沿滑坡主滑方向布设监测剖面,基于监测数据表征,提出了剖面联合分析方法。通过监测数据联合分析,掌握了滑坡变形过程、变形特征、影响因素以及整体稳定性状态,针对性提出了滑坡应急处置措施。文章探索的应急监测工作方法、数据分析分析方法及应急处置措施对同类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018年09期 v.32 1029-1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曹强;郇英程;陈民坤;
介绍了中间设站法三角高程测量的工作原理、误差来源及观测方法;探讨了中间设站法三角高程测量代替水准测量的可能性,并使用0.5″全站仪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选取若干测段进行实地测量,对中间设站法三角高程测量和三等水准测量的结果进行了实地验证;证明了在控制好观测距离、观测时间、垂直角等条件下,中间设站法三角高程测量可以代替三等水准测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2018年09期 v.32 1034-1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韩宇;
针对无人机电力巡检距离判定算法缺乏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LiDAR点云分类的安全距离判定算法,该法首先对LiDAR点云进行维度特征分类,然后将电力悬线方程改进为最小二乘法模型,并以分段的方法计算地物到电力悬线的空间距离。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距离判定算法距离测量精度接近于全站仪测量精度,且算法鲁棒性较好,具有较低的时间复杂度,不失为一种高精度无人机载LiDAR点云电力线安全距离判定新方法。
2018年09期 v.32 1037-1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淼;林静静;刘博文;
本文选取北京城区作为分析单元,充分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监测数据中的城区边界数据,分析计算研究区域的城市扩展面积、城市扩展速度、城市扩展强度、分形维数及紧凑度,从而对研究区域城市扩展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为区域发展规划、城市扩展分析、城市用地评价等进行评价。通过研究分析发现该发展模式缩短了城市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距离,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和已开发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城市的管理成本。
2018年09期 v.32 1041-1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杨旭东;刘博文;王淼;黄迎春;陈娟;
元数据是一种描述数据的数据,根据各项生产记录整理生成。本文介绍了地理国情监测外业调查元数据的技术规定,并且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利用原始轨迹,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国家要求、速度快、精度高、操作性较强"的外业调查元数据制作方法。保证了北京市地理国情监测的合理有效开展,为今后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外业调查元数据的整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2018年09期 v.32 1046-1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明春;孙建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需求越发旺盛,传统旅游网站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出游需求。设计并实现旅游地理信息系统逐渐成为旅游业信息化的趋势。安徽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本文利用"天地图"平台的二次开发服务接口,结合当下旅游出行实际需求,并以"天地图"的服务为支撑,设计并实现安徽省旅游地理信息系统,以此达到缓解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突出问题,为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提供全面、易用的地理信息服务。
2018年09期 v.32 1050-1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建国;
北京市基础水信息平台是以北京市第一次水务普查成果为基础,依托空间地理信息将传统的水利工程对象进行有效组织,通过空间信息、数据库、应用软件、数据可视化表达等技术手段,实现水务工程对象和水务业务数据的有效融合与展示,研究、建设成果包括水务一张图、水务空间数据共享服务、水务数据展示与服务等。本文以北京市基础水信息平台的设计和建设为主线,就水务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共享服务和展示应用进行研究和探索。
2018年09期 v.32 1054-1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岳江潮;欧阳永龙;靳宝;
本文介绍了高斯投影正反算公式,以及快速计算子午线弧长与底点纬度的方法,结合方法给出了Vlisp源代码。根据公式编写了高斯投影计算、以及北京市地方坐标转换为北京54坐标程序。实现不同地理坐标的相互转换,形成统一的坐标数据,满足测绘生产和不同部门对数据要求的需要。通过与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的数据比对验证,计算结果正确,精度满足要求。
2018年09期 v.32 1059-1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长星;任续超;梁少岗;
本文以黄陵地区某矿井三角高程实测数据为例,用对向观测方法探讨了井下大气折光系数与相对高差之间的关系,得出井下高差对大气折光系数影响较大的结论,即当高差小于10m时,大气折光系数相对稳定;超过10m时,大气折光系数会激增;当高差达到20m后,大气折光系数又会趋于稳定。实验与分析表明:井下大气折光系数不宜都采用0.14,如在井下巷道相对高差较大时可考虑采用与实际情况更相符的1.55为好。
2018年09期 v.32 1064-1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吕绍航;原喜屯;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本文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运用核密度分析,最邻近距离分析等方法,对于湖北省内的100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湖北省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呈"一核三副"的分布形式,主要分布核心集中在武汉周边。(2)传统戏曲、传统音乐和民间文学的所占比例最高,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医药所占比例最小。(3)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分布上也有所不同。(4)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沿着河流分布,在平原地区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在山区则分布不均,类型特征明显。
2018年09期 v.32 1068-1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下载次数:7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李旺;
面向火山地区沉降监测需求,研究基于哨兵卫星SAR数据实现对火山地区沉降监测的DInSAR技术。在SARscape软件下通过引入卫星精密轨道数据和SRTM1数据以及手动选择用于轨道精炼的控制点,从空间和地面两个方面减小数据处理的误差,提高火山地区沉降监测精度。以长白山火山地区为例运用2016.01.01和2016.01.13的2景SAR数据,给出了SARscape下DInSAR技术的具体流程,并得到该地区形变结果图。发现利用哨兵卫星SAR数据对火山区进行形变监测,可以得到很好的干涉结果。
2018年09期 v.32 1073-1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兢;周玉坤;
随着海洋战略地位的提升,精准、有效、及时获取海岛礁外业测量数据尤为重要,但海岛礁测量外业工作条件恶劣,登岛困难、补给有限,受气候条件影响大。基于此,就当前大比例尺海岛礁外业测量特点,结合海岛礁测量工程实践,从陆海基准构建、水深地形数据获取两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海岸线以上、以下区域及采用不用数据获取模式时需要注意的外业质量控制要点,避免重复登岛,提高效率,为海岛礁测量外业工作提供了参考。
2018年09期 v.32 1078-1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闫野;李鹏;程曾慧;
每个人在每天的生活中都离不开地名,因此地名信息的确定、规范就尤为重要。但对于很多自然地理实体,特别是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的地名信息我国还没有进行规范。因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是涵盖了两个、三个或者更多的行政单元,所以可能会有漏报或者自然地理实体地名信息汇报不全等情况发生,因此而影响地名信息的完整性。通过对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信息进行普查,充分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采用科学的标准,来解决"一地多名"、"多地重名"、"同名混淆"等非标准化的地名问题,从而满足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建设发展的需求。利用ArcGIS、Google Earth等软件,以河流类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为例,对陆地地形类中的河流类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的边界范围提取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2018年09期 v.32 1082-1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娜娜;
为研究煤层开采区开采厚度与拉张裂隙的分布及其演化特征之间的关系,在对开采造成的裂隙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针对拉张型裂隙,采用室外相似模拟实验研究不同开采厚度下拉张型裂隙的分布及其演化特征。研究表明,不同采厚模型垮落角变化不大,随着工作面的推进拉张裂隙经历了产生、发展和闭合三个动态过程;多时段跨孔监测表明,随煤层开采工作面推进,位于工作面两端的土层受到的扰动影响较大,裂隙宽度较大;随工作面推进裂隙发育个数发生变化,裂隙密度分布曲线表现两个阶段演化特征。
2018年09期 v.32 1086-1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贾彦昌;张斌;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国民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测量都需要一定数量的像控点,对于山地、丘陵和一些复杂的地形,像控点的获取尤为困难,从而大大限制了航空摄影测量的应用。本文以天狼星免像控航测系统为平台,介绍了免像控摄影测量的工作原理和作业流程,运用计算机自动进行内业处理,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通过阐述其在青岛市某区1∶500地形图的应用中进行了精度分析。
2018年09期 v.32 1092-1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梁山军;王仁驹;杨诚;
增量式多视图几何三维重建对最初始的视图重建要求高,在后续重建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捆集调整,因此,最后重建的精度和效率都不高。非增量式三维重建对初始视图重建的精度要求不高,首先求出所有的摄像机参数,通过全局方式一次性计算目标三维点,在重建的精度和效率上要明显优于增量式三维重建。非增量式三维重建的主要难点在于如何精确的求出视图的全局旋转矩阵,为了提高全局旋转矩阵的计算精度,使用最优随机抽样一致方法(A Contrario-Random Sample Consensus,AC-RANSAC)来去除三维重建中错误的二视图关系,与传统的RANSAC设定固定阈值相比,AC-RANSAC能够自适应的设定阈值,避免了不同阈值对重建结果的误差影响。本文编程实现了非增量式多视图几何三维重建,并分别使用增量式和非增量式重建方式对一组无人机影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非增量式三维重建效率高、精度高,适用性更强。
2018年09期 v.32 1097-1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马子俊;姚彦夫;
为解决现代工程施工中对沉降预测精度提出的更高要求,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PSO)和支持回归机(SVR)的混合预测模型。依据山西某工程建筑施工沉降监测数据,将其分为建模和测试两部分,分别建立了SVR、PSO-SVR、BP神经网络和多元回归预测模型。最后对模型做试算分析,结果表明:PSO-SVR模型预测精度绝对占优,对实际值具有更强的逼近能力,多元回归模型预测精度相较于PSO-SVR模型略低,但明显优于其它两类智能模型。本文提出的混合模型对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沉降预测问题非常实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2018年09期 v.32 1102-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洪涛;田茂虎;隋传科;王勇;侯卫卫;
基于CORS-RTK技术的煤矿开采沉陷区域的正常高数据获取是煤矿地面测量工作的重要部分。本文利用煤矿地面GNSS和水准测量数据,采用曲面拟合和多面函数拟合模型构建某煤矿地面开采区域的似大地水准面,旨在解决煤矿开采区域的GNSS-RTK测点正常高计算问题。算例计算表明:该法确定了较高精度的似大地水准面的拟合面,较好满足了煤矿后续工程中的正常高求算。
2018年09期 v.32 1108-1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