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海斌;郭新慧;阎跃观;
煤矿地表开采沉陷影响生态环境和居民人身的安全。针对沉陷区日常沉降监测中监测点位保存不易,数据获取困难等问题,本文基于数据等时间距化方法,分别运用灰色模型对沉陷区的沉降量进行预计。经实例验证,灰色预计模型能满足工程预计精度要求。
2017年04期 No.135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郭兰博;李景文;黄煜;周艳柳;郭彤枫;
在对VRGIS的研究基础上,将虚拟空间地理实体抽象为空间几何对象,用BR-TIN剖分方法提取空间几何对象的几何要素,将空间几何对象的几何特征、属性特征等信息进行封装,在空间数据库中进行存储管理,并在数据库中建立关系表和几何对象间的空间关系,最后以桂林理工大学的数据为例,对VR时空数据进行可视化,验证基于VR的时空数据组织方法的有效性。
2017年04期 No.135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亮;赵磊;李珂;
为了满足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的高性能计算需求,本文以坡度计算为例,提出在CUDA环境下将串行地形因子算法进行并行优化的方法:根据地形因子计算过程中无数据相关性,适合进行数据并行计算的特点,将CPU上可以并行执行的计算任务通过CUDA并行处理机制映射到GPU线程块上,从而提高计算效率。试验测试了不同栅格规模下串行算法和并行算法的执行时间差异,测试结果表明,并行地形因子算法的性能明显优于串行算法,在网格规模为12800×11200时,获得最高串-并加速比24.39。
2017年04期 No.135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卢刚;尹凡;陈成;王冬梅;梁文广;
潜水湖泊水深测量,是测绘及水文部门一项重要的工作,传统的测量方法费时费力。本研究以江苏典型浅水湖泊洪泽湖为研究区,收集研究区水下地形、Landsat-8遥感影像以及水位数据,并实地测量洪泽湖不同区域内的光谱,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数据分析,构建洪泽湖水深遥感提取模型,计算洪泽湖不同区域内水深分布,结合水下地形和水位数据对计算结果得出利用绿波段建立的对数模型效果最好,模型平均水深误差0.348米,均方差0.435米,平均误差16.3%。
2017年04期 No.135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6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马飞虎;饶志强;孙喜文;李胜;
本文主要介绍了GAMIT数据处理软件的主要模块和基线解算流程,并阐述了GLOBK软件的主要应用及利用其进行网平差的方法。最后结合新疆似大地水准面精化项目GPS网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给出了GAMIT软件的基线解算结果以及质量评价,同时采用GLOBK软件进行了网平差,并对平差后的点位精度进行了分析评定。结果表明,数据处理的精度达到了项目技术设计的要求,获得的高精度控制点坐标为今后基础测绘基准的最终建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建立高精度、高分辨率的似大地水准面提供了可靠和精确的数据。
2017年04期 No.135 19-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王岳文;刘洋;李伟;杜加振;
以长湖申线(浙江段)航道扩建工程湖州枢纽改建工程为背景,介绍了船闸改建基坑施工的工程概况和监测点的布置,并通过收集现场监测数据,从统计学角度分析了控制楼楼顶位移、上下游翼墙位移、控制楼裂缝宽度变化、老闸墩位移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控制楼楼顶坐标变化不大,均在控制值之内,控制楼总体结构稳定。(2)由于受现场条件的影响,上、下游翼墙在开挖过程不便于设置支撑,上、下游翼墙的位移变化量相对较大,对控制楼影响较大的施工过程结束后,上、下游翼墙的变形基本稳定。(3)楼梯间东北角处的裂缝宽度在基坑排水、钢板桩打设及基坑开挖过程中增长较快,对控制楼影响较大的施工过程结束后,楼梯间东北角的裂缝基本稳定。(4)老闸墩在施工期间整体变形较小,基本稳定。
2017年04期 No.135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旭飞;
本文采用方差-协方差分量估计分析GPS残差时间序列噪声特性。介绍了该方法如何运用于GPS时间序列分析,详细的推导了函数模型,建立了数据处理流程。对比传统的极大似然估计,该方法可以定量计算各噪声分量的大小,并且具有计算速度快,数学模型严谨等优点。
2017年04期 No.135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范梦琪;王昶;高屹;
本文选取某地区74个已知点(大地高和高程异常值已知)作为实验数据,选择46个点作为建模点,选择28个点作为外检验点,选择多项式曲面拟合模型和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模型及泰勒多项式拟合模型的方法来建立该地区GPS高程拟合模型,并研究不同模型对拟合精度的影响。通过VB程序设计语言实现拟合模型的建立并进行精度比较。通过实验证明,在多项式曲面拟合模型中二次曲面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次数增加时出现龙格现象;在双高次曲面拟合模型及泰勒多项式曲面拟合模型中双三次拟合和泰勒二次多项式拟合效果最佳。通过实验比较,可以得出在多项式曲面拟合模型中双三次曲面拟合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
2017年04期 No.135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陈刚;赵思佳;
建筑物作为一个特殊的物体,必须正确预测其变形发展趋势,灰色GM(1,1)模型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使其在沉降预测中显得方法单一。本文提出一种预测模型,灰色马尔可夫模型,该模型结合了灰色模型和马尔可夫模型的优点,共同来判断建筑物的发展趋势,并通过实例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2017年04期 No.135 43-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杰;
现今常见的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有GM(1,1)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RBF),本文分别采用GM(1,1)模型和RBF网络模型对基坑结构的水平位移量进行预测,并且采用基于方差倒数法的组合模型对上述两种单一模型预测值进行组合,以达到改善预测精度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可靠性优于单一模型,说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2017年04期 No.135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刘玉芳;张云飞;
为了分析统计热翁陇巴沟泥石流防治工程的稳定性,本文通过对热翁陇巴沟防治工程混凝土拦挡坝进行水平位移量和垂直位移量监测、泥石流沟拦挡坝附近的水位、泥位监测、降雨量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认为热翁陇巴沟泥石流治理工程稳定性监测网点布设合理、采集的数据有效,可满足拦挡坝位移变量的分析统计。
2017年04期 No.135 50-5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志鹏;
针对温州地区特殊条件,通过收集温州地铁眀挖深基坑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的深基坑工程实测数据,从统计学角度分析了地下连续墙顶竖直位移、墙体深层侧向位移、地表沉降、支撑轴力等随基坑开挖及时间的变化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墙顶水平位移在支撑设置后均有回弹变形趋势,变形受支撑架设、预加轴力及拆除影响较大;(2)地下连续墙侧向位移随深度均呈"胀肚型"变化趋势,两者最大侧移均发生在埋深中部区域;(3)地下连续墙在基坑开挖初期,受支撑设置影响,地表先小幅隆起,且沉降明显偏大,且不同距离处差异沉降在基坑开挖后期均有增大趋势。
2017年04期 No.135 54-5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陆高雕;刘敏;
针对传统变形监测方法在土石围堰表面仅从单点位置进行监测,而不能反映土石围堰整体变形情况的不足,本文提出采用基于基因表达式(GEP)的自动聚类方法(GEP-Cluster)。运用GEP在解决聚类问题时强大的全局搜索能力,及在用户不需数据先验知识的状态下仍可在未知簇个数等先验知识的前提下进行自动聚类分析并获得精确的聚类结果。本文通过对某土石围堰进行变形监测获得监测数据,利用GEP-Cluster方法对所获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从而预测监测区土石围堰的变形情况,为新建水利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2017年04期 No.135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亚娟;
依托实际工程简要介绍微震监测技术基本原理及微震监测系统的组成和现场监测点布设情况,运用微震监测系统对边坡开挖过程中的微震活动性进行实时监测,研究微震事件随着边坡开挖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实现对边坡开挖过程的有效监控。并对土质边坡和土石过渡部位增加传统测斜监测,与微震监测数据相互补充分析,实现对边坡施工过程的全覆盖监测,可以对公路高边坡失稳进行有效预测,为边坡提前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2017年04期 No.135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高航;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部件采集和管理作为其工作的重要一环,借助轻便型车载移动测量系统采集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测量方法,降低了外业采集的难度和危险,同时,内业数据处理中,高密度的点云数据有利于部件的快速提取和识别。本文设计了一套利用机动灵活的轻便型移动测量技术高效获取城市部件技术方案,以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最后提出相关改进意见。
2017年04期 No.135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袁建飞;
目前,水下地形数据获取主要依赖于大型船只搭载多波束测深仪或单波束测深仪进行水下测量。由于船只吃水等原因,这种作业模式在近岸、浅滩、岛礁及一些危险区域,存在测量盲区,且作业效率较低,数据精度不高。本文以辽宁某河水下地形测量工程项目为例,详细的介绍了搭载单波束测深仪的无人测量船的工作原理,以及无人测量船利用LNCORS系统对该河流进行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的工作流程和具体优势,并对测量数据作出具体分析得出无人船测量在水下地形测量中具有精确、便捷、安全和测量区域全覆盖等特点。
2017年04期 No.135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康向阳;
近景摄影测量可以快速、自动地获取监测对象的点云数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等特点。本文在阐述Lensphoto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的原理和监测流程基础上,采用该系统对矿区开采沉陷区进行变形监测,获取了沉陷区不同阶段的地表移动变形值。监测结果表明:近景摄影测量方法应用在矿区开采沉陷监测中是可行的,相对于全站仪测量,具有获取沉降数据丰富、生产效率高等特点。
2017年04期 No.135 73-7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许佳宾;黄鹤;
传统的全站仪和GPS等监测技术对地形较为复杂、高度较高以及坡度较陡的区域来说,作业比较困难。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实现对物体进行高精度、高速、连续和自动三维数据获取。通过两者结合,可以高效地对目标区域表面进行三维坐标点的采集。可以完成目标区域三维模型构建、大比例尺地形图、横纵断面图、DEM模型等测绘工作,为高危边坡监测提供有效可靠的数据。
2017年04期 No.135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 ] - 聂庆微;
杭州南站主站房为方管桁架结构,整个结构上跨8条铁路营业线,为桁架承载变形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托实际工程,提出了一种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应用于大跨度钢桁架屋盖滑移中的变形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跟踪粘贴在桁架表面的回光材料制作人工标志点,计算关键监测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移信息,来了解桁架在承载过程中的整体变形情况,从而为桁架力学性能分析提供定量参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度基本可以满足桁架结构变形监测的精度需求,为桁架变形监测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并与全站仪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该测量方法的有效性。
2017年04期 No.135 80-8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国;姜坚;哈长亮;
本文主要研究了暗原色原理与导向滤波结合的遥感影像去雾技术。利用该技术实现了天绘1号卫星影像去雾处理,实验结果去除了薄雾遮挡对天绘1号卫星影像的影响,有效改善了天绘1号卫星影像的视觉效果,对天绘1号卫星影像的后续应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017年04期 No.135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翁福洲;黄鹤;
三维激光扫描定向标靶和连接标靶的工程测量系坐标和扫描坐标系坐标是后视定向的基础,两个坐标系坐标的精度直接影响点云定向和坐标转换的质量。而快速点云定向是指应用两球和一垂线实现点云定向。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标靶中心扫描坐标拟合,点云定向参数平差计算、点云定向精度统计分析等。通过对点云定向工作的精度评价来分析理论精度与实际精度的区别。事实证明,快速点云定向模型对于减少野外工作量,丰富定向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7年04期 No.135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淼;刘博文;耿丹;
本次区域经济潜能综合统计分析工作,充分利用北京市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并与社会、经济等相关部门数据深度融合,从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交通条件、资源保障水平、土地利用状况5个角度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得到区域经济潜能综合评价指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各区经济潜能差距明显,其中以首都功能核心区得分最高;另外影响区域经济潜能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保障水平。
2017年04期 No.135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艳华;
在充分理解矿井"一张图"概念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建立了矿图数据标准,并基于LongruanGIS平台建立了地图服务和协同服务,使用标准的服务及数据接口,实现了不同部门、用户在"一张图"上对数据的协同化、在线化、实时化更新。
2017年04期 No.135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施泽杰;刘冰;杨圣奎;鲁其雷;贾威;
贫困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致力解决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扶贫业绩显著,贫苦人口的分布也转变为"广而散,小而集中",呈现出碎片化分布的特点。针对"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贫困户精准识别、管理、帮扶、考核、预测等问题,提出了基于GIS的扶贫空间数据可视化、空间分析以及预测模型,对扶贫工作进行更好的规划、决策和预判。为此将GIS技术与"精准扶贫"政策进行了有机的契合,开发了基于GIS的精准扶贫管理平台,通过研究导致贫困的各种因素和障碍,初步对贫困的发展趋势进行预判,达到了可持续脱贫的目标。对贫困户建立的完善的帮扶追踪机制,扶贫监督管理方案,为"全民脱贫"目标奠定技术依托。使得扶贫工作的针对性更强,有效性得到改进,为后期扶贫攻坚打下良好基础。
2017年04期 No.135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孙小涛;陈宝行;赵君;
结合省级测绘电子档案的特点与主流存储介质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磁盘阵列、硬盘、磁带、光盘的多介质多级存储机制。合理的优化了测绘电子档案的存储结构,制定了载体保护策略、运行安全策略、数据备份恢复策略与再生性保护策略,为测绘电子档案安全存储提供了支撑保障。
2017年04期 No.135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孔令彦;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城市生态管理的重要依据,空间均衡性能够提高城市的整体服务价值。基于北京市土地利用数据和单位面积当量因子算法,计算不同区域的生态服务价值。结果显示,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6642.56亿元,其中供给服务总计438.09亿元,调节服务总计4573.53亿元,支持服务总计1355.65亿元,文化服务总计275.28亿元。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大致呈现由市区至郊区辐射递增的趋势。在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应注意土地的潜在生态服务价值,对生态系统的敏感区和脆弱区加以保护,对生态服务的关键带加以关注和维持。
2017年04期 No.135 108-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董娟;徐泮林;
缓冲区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中使用非常频繁的一种空间分析,基于地下管线系统缓冲区分析,可以通过计算绘制原始多边形外一定缓冲距离的缓冲区多边形,由缓冲区多边形查询受影响管线段信息。本文通过计算缓冲区多边形边界点坐标的方法,构造缓冲区多边形,利用缓冲区多边形与图上管线段的空间过滤关系,编程实现地下管线缓冲区管线段信息的获取。通过对作者开发的管线管理系统缓冲区分析模块进行测试,最终得到准确的管线段信息。
2017年04期 No.135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黄萌;刘光;陶迎春;
步行指数是量化评估区域可步行性、生活便利程度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原始步行指数计算方法基础上加以优化,改变了设施权重使之更加适合我国居民的生活习惯;改变了出行点的选取,使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并以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街道为例计算了该区域步行指数,结果显示太平桥街道可步行性一般,教育、医疗设施较缺乏。
2017年04期 No.135 117-120+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0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杨肖肖;吴红波;郑伟;田静;吴泽;
利用Google Earth卫星影像和地理测量数据,借助ArcGIS和CityEngine软件平台构建三维数字校园,对陕西理工大学南校区构筑物矢量化和三维模型构建,实现数字校园的三维场景设计与可视化。在CityEngine三维建模过程中,使用ArcScene和3D Max纹理贴图,能有效地进行地物三维模型表达,并实现具有界面浏览、位置导航、信息查询、量算统计等功能的数字校园可视化系统。
2017年04期 No.135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卫家;李帅;王智超;宫联兵;
目前,无人机遥感影像后续处理方法、流程及技术环节发展迅速,为拓展无人机在应急测绘保障领域的应用,形成对卫星遥感和有人机遥感的有益补充,本文主要从快速应急测绘的角度出发,提出无人机快速保障任务的工作流程,结合多款影像处理与编辑软件,对数字高程模型、正射影像图、3D模型等多种成果进行快速生产,制作专题影像图,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2017年04期 No.135 125-12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梁家豪;王冬凯;
以粤北山区某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项目为例,设计了无人机航空摄影及后续处理技术方案,生产了现势性高强、分辨率高的正射影像,并应用到了后续权属调查中,实践表明该方法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017年04期 No.135 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锦;王玉龙;任旭光;
在承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中,购买的数据入库软件不能导入已有的承包方调查表、承包地块调查表等Excel格式表格,人工手动调整表格工作量巨大,且容易出错。采用Excel VBA技术,编制简单实用的转换程序,能够顺利解决上述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017年04期 No.135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家峰;
文中通过分析ArcGIS软件和南方CASS软件在土地勘测定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便捷、实用的内业数据处理方法,即利用ArcGIS软件结合EXCEL软件生成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使用ArcGIS软件对用地范围略图进行投影变换、采用南方CASS软件生成界址点成果表和勘测定界图、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勘测定界图的批量打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处理勘测定界数据且基本满足土地勘测定界的要求。
2017年04期 No.135 137-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孙澜;
随着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完成,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利用与地形图数据相结合,消除传统测绘人员重图形,而不重属性数据的采集。本文介绍了基于地理国情普查道路数据,修改现有地形图的道路分类,完善现有地形图道路分类不准确、属性信息的缺失。
2017年04期 No.135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丽佳;符湛斌;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及数据升级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查明地下管线的现状,可以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综合管理、城市数字化、智慧城市建设等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EPS软件介绍了广州市地下管线普查及数据升级的工作标准、内容、方法和信息化管理,总结了普查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为其他城市的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2017年04期 No.135 144-14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宁国法;刘冰;张琛;贾威;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PM2.5污染的重灾区,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问题。因此,研究PM2.5的时空分布及其演变规律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对滨州市六个大气环境监测点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的PM2.5浓度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综合分析滨州市PM2.5污染水平、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综合GIS手段的PM2.5浓度可视化分析方法能够较好的弥补传统图表、文字等表达方式的不足。
2017年04期 No.135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欧阳峻岭;余代俊;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过程中内业数据录入人员面临着众多的数据需要进行入库处理,较低的录入效率严重影响工作进度。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C#与SQL Server数据库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表的自动录入,由此可以达到提高效率、消除差错、推动整个确权工作进行的目的。
2017年04期 No.135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