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红;谭鲁渊;白晓辉;陈思;
基于空间共享的空间库平台多源数据,设计开发了规划用地监测平台,对现状用地情况、规划用地情况、规划审批情况、土地存量情况、集体用地情况、棚户区情况等进行动态监测,为规划管理和规划研究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撑。
2016年06期 No.13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33 ] - 胡超伦;
利用GRACE RL05重力场数据反演2003-2012年阿拉斯加地区质量及水储量变化,构建去相关滤波和300km扇形滤波的组合滤波方式。结果显示,在研究期间内,阿拉斯加地区质量以-30.5Gt/yr的速度减小,其加速度为10.1Gt/yr~2,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率为0.08mm/yr。地表质量减小主要在2003-2005年,约为-91.7Gt/yr,2010年5月后呈现上升的趋势,其速度约为20.1Gt/yr。陆地水储量变化趋势与总质量变化一致,十年间,陆地水的变化速度由2003-2005年的-66.7Gt/yr到2010.5-2012年的26.9Gt/yr,2006-2010.4间趋于稳定,研究期间内,陆地水储量的变化速度及加速度分别为-7.5Gt/yr,9.8Gt/yr2,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率为0.02mm/yr。阿拉斯加地区总质量和水储量变化受周年变化影响较强,其周年振幅分别为43.6mm、29.7mm,并且在每年的3月和2月周年振幅分别达到最大值。
2016年06期 No.131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82 ] - 姚新春;张亚亚;
随着遥感数据的广泛应用,遥感应用行业对亚米级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速度和处理精度有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黑龙江省鹤岗市兴安区作为试验区,基于EasyOrtho软件,对高分二号卫星数据进行批量快速自动处理,生成正射影像图;并与人工处理成果进行对比,分析该方法的可行性,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6年06期 No.131 9-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66 ] - 周长志;张海平;郭淑艳;谢宏全;
卫星高度计资料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和海洋学等方面的研究。但在近岸地区,卫星足迹内同时包含海域和陆地,此时观测到的亮温数据受到陆地辐射信号的污染,使得湿对流层延迟改正方法不再适用。本文提出了基于比例法的二元线性回归方法校正亮温数据,然后计算湿对流层延迟改正值的新方法。通过与探空站计算的参考值比较,发现本文提出的新方法比未经校正的亮温值计算出的湿对流层延迟改正量,其精度提高了约0.5cm,而与比例法比较,其精度也提高了约0.2cm。
2016年06期 No.131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4 ] - 邵为真;赵富燕;梁周雁;
在基于点云的地面变形分析中,往往会获取与地面变形监测无关的点云数据,如植被、建筑物和电力线等。为了更好的分析地面变形的程度,需要对非地面点进行剔除。本文应用了一种基于不规则三角网(TIN)的渐进加密滤波算法,并在TerraScan中对该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证明该算法非常适用于地表变形监测中滤波处理。
2016年06期 No.131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6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356 ]
- 郭瑞雪;易梅;高雅萍;
实时GPS卫星钟差的可靠性预报是GPS实现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GM(1,1)模型不能及时更新新息数据,致使计算结果精度较差。本文首先介绍了常用的几个钟差模型,并利用新陈代谢GM(1,1)模型,与常用的二次多项式模型进行了对比。通过自编程序,依据某一IGS跟踪站实测的精密卫星星历数据,进行了实时的GPS卫星钟差预报,并与IGS事后精密钟差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新陈代谢GM(1,1)模型估计的卫星钟差与IGS发布的最终精密钟差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一致性,这为实时GPS动态精密单点定位提供较高精度的卫星钟差产品。
2016年06期 No.131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99 ] - 翁信文;朱明非;王涛;
高铁沿线地震早期预警系统融合了GNSS、传感器、软件开发、网络传输、计算机、地震监测等先进技术。土耳其地处北安纳托利亚断层带,地质构造不稳定,地震是土耳其最频繁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土耳其铁路的头号敌人就是地震,由于地震导致铁轨偏移、下沉,都给高铁的运行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根据土耳其实际地质情况,建设高铁沿线地震预警系统,维护高铁安全运行,符合了土耳其希望加强自身三大洲枢纽地位的发展方向。同时,该设计为实现土耳其高铁沿线地表监测信息采集内外业一体化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基础。
2016年06期 No.131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8 ] - 袁玉珠;
基坑工程是城市建设中一项重要工程,如何科学、实时、准确地分析基坑变形是现代工程测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某国际广场基坑工程为例,对支护桩顶水平位移及沉降等项目进行监测,分析了基坑水平位移及沉降的变化规律并对变形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验证了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可靠性。为本地区相似工程提供了有益参考。
2016年06期 No.131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302 ] - 陈廷武;李森;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地铁六号线二期首级GNSS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及原则,GNSS外业数据采集、基线解算、三维平差、二维平差和精度评定的过程分析,为今后城市地铁工程首级GPS控制网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6年06期 No.131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17 ] - 董乐超;刘如飞;田茂义;侯海龙;
竖井井筒病害巡检是矿井安全监测的重要内容,高精度的病害面积提取为评估病害等级、研究病害发育等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利用竖井井筒病害巡检系统对井壁原始影像进行拼接配准,可以得到带有空间坐标位置的粗精度井壁拼接图像。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影像利用竖井井壁罐梁分布特征取特征点并结合Givens变换求解纠正多项式进行分块空间纠正,得到高精度配准图像,最后通过计算机图形区域生长算法,提取病害图形得出高精度的病害面积数据,满足了实际应用的需要。
2016年06期 No.131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65 ] - 王东波;黄鹤;
针对某煤矿充填开采地表岩移观测站的建设设计进行研究,以Visual Basic 6.0为开发平台,设计开发了煤矿地表沉降变形数据处理与预警系统,实现了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导入、动态管理、处理分析、查询、时间变化曲线图显示等功能,并通过了实例应用,更好地指导了信息化施工。
2016年06期 No.131 41-4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22 ] - 王晓艳;杨超;梁石;王安;
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可减少外业像控点测量工作量,进而缩短航摄成图周期,多应用于1∶10 000比例尺成图项目中。POS数据解算方法分为精密单点定位与差分GPS两种,本文结合商南项目(地面分辨率为0.5m),对两种解算方法得出的外方位元素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带控制点的POS辅助空三加密方法,经对空三加密地面检查点精度分析,分析两种解算结果能否满足1∶10 000比例尺成图精度。
2016年06期 No.131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5 ] - 刘同文;潘宝玉;于广婷;
基于电子政务云平台的地矿业务应用系统是"智慧地矿"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依托山东省政府电子政务公众服务云平台,构建政务外网服务系统和互联网服务系统。通过地矿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为各项业务工作开展提供高效的辅助工具,促进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政府决策和社会化服务能力,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和地质服务。
2016年06期 No.131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69 ] - 任航;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微小型无人机在农业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因为通过微小型无人机的遥感信息获取技术不仅效率高,获取数据及时,而且运行的成本也比较低,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这一技术是当前进行农业信息收集最主要的一种方法,也是未来农发展的趋势所在。本文通过对微小型无人机遥感信息获取技术以及平台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将微小型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深入了解,明确了微小型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更好的促进合一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016年06期 No.131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98 ] - 林春华;魏超;贾沛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其中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对于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也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本文针对德州市院落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论证了对院落的改造采用小规模渐进式的方式以推广街区制实现道路交通的微循环是必要的。
2016年06期 No.131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66 ] - 李文路;季民;孙勇;杨凡;
改进气象服务技术是中国气象局重点发展的技术之一。利用气象部门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大气电场仪、闪电定位仪和自动气象站等实时监测数据,采用雷达回波外推方法,以提高局地雷暴天气对电网影响的预测水平为目标,建立了切实可行的灾害应急方案和有效应对措施,构建了一个基于WebGIS的雷暴天气安全防护系统。该系统在气象服务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2016年06期 No.131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8 ] - 徐文武;
针对当前智慧社区技术依据多元化问题,本文基于GIS平台对智慧社区进行了设计与开发。在设计中,对智慧社区的数据结构和系统功能进行了设计,并采用ArcGIS的Geodatabase对数据进行存储与管理,以Multipatch数据结构对社区空间实体进行三维建模。在实现时,应用ArcGIS Engine组件,在C#环境下对由ArcGIS和SketchUp交互建模的Multipatch数据进行读取,实现了社区查询与分析功能。实验证明,基于GIS的三维智慧社区可视性、智能性较强,可以满足服务公众的需求;同时,采用此法可以充分利用已有地理信息数据,节约建设成本,加快建设周期,是一种快速构建智慧社区的可行方法。
2016年06期 No.131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59 ] - 许洪波;许金辉;
通过手机信令数据提取人们在使用手机时记录下来的基站位置和服务时间,用以识别居民出行的职业地和居住地。在分析提取到的手机信令数据时,由于数据采集、整合的质量问题,需要对手机信令数据进行提取、清洗、关联等预处理,在预处理后的标准化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搭建数学算法、模型来识别职业地和居住地,用以辅助城市交通调查、规划。
2016年06期 No.131 69-7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72 ] - 侯姗姗;
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HYSPLIT大气扩散模型的基础上,采用.Net语言和ArcGIS Server,建成了一个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大气扩散模型于一体的放射性污染物扩散分析系统,实现了大气扩散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并对地理信息系统与大气扩散模型的结合、放射性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模拟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系统可对突发性核事故应急响应提供实时、可靠、可视化的解决方案,并已成功应用到日本福岛核电站核事故放射性137 CS扩散模拟及模拟应急管理中,研究成果进而可推广应用到我国新建核电站选址,辐射环境监测等领域,为巩固和加强我国核应急管理体系,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可靠支撑。
2016年06期 No.131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41 ] - 王江波;唐诗华;魏自来;王凯;
目前,多数三维建模软件专业性较强,操作复杂,建模周期长。本文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和SketchUp建模软件构建校园三维数字模型,实现了校园建筑及内部构造ArcScene中的真实再现和三维场景浏览、漫游操作,探讨了在短时间里构建三维校园建筑模型的技术方法和流程,为校园三维场景可视化提供了便捷快速的方法,对三维数字校园的研究和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6年06期 No.131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5 ] - 潘舒放;钟永松;
卫星定位控制网是轨道交通工程测量的首级平面控制网,其测量成果是保证轨道交通工程顺利建设的基础。本文从卫星定位控制网设计、外业观测、基线向量解算、卫星定位控制网平差、精度分析等方面介绍了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卫星定位控制网的实施,并根据实际作业情况对控制网布设和观测提出相应的建议。
2016年06期 No.131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87 ] - 郭松;陆金平;李涛;
利用小波分析能够逼近非线性连续函数和良好的局部化特性对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改进。结合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和容错性等优点,将小波分析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并将其应用于变形监测的数据分析处理。本文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和BP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分别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对结果进行对比,验证BP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优越性。
2016年06期 No.131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04 ] - 张衡;李通;肖鹏;徐花芝;
结合宁都至定南高速公路勘察设计项目,对机载LiDAR技术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及在高速公路勘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成功完成了线路的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纵横断面的制作,并对其进行了精度分析,论证了机载LiDAR技术在山区高速公路勘测中的可行性,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2016年06期 No.131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317 ] - 柏春岚;
主要研究了GNSS/INS组合导航在航空摄影中的应用。介绍了GNSS/INS组合导航的优点和应用理论,在此基础上,主要研究偏心分量、偏心角的测定,预处理POS数据,GNSS/INS数据联合处理,检校场空三解计算与EO文件的输出等整个GNSS/INS导航在航空摄影的应用,从中体现出该导航应用于航空摄影的优越性。
2016年06期 No.131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72 ] - 安庆;王天慧;
以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矿区沉降预警监测为应用示范,基于卫星导航和地理信息融合技术,在该区域内合理布设监测站网和建设数据中心。通过研发解算和沉降监测应用软件,在数据中心可以对基准站和监测站的卫星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据此能够精确地得到监测点的空间绝对三维坐标。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沉降点的定位精度可达实时厘米级,事后毫米级,并能进行趋势分析、阈值预警等。该系统的实现为矿区管理者及时采取应急安全措施提供了决策支持。
2016年06期 No.131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2 ] - 刘斌;高勇全;武广臣;
针对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本文完成了农经权土地产权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数据库整体设计中,选择了C/S系统构架模式,并对实体对象进行了E-R图设计,结合最新建库规范,对系统的数据组织结构进行了设计。基于ArcGIS Engine组件,本文实现了农经权土地产权信息管理系统。实践证明,该系统可实现数据的导入、拓扑处理、查询分析和日常办公功能,符合设计目标的要求,应用性较强。
2016年06期 No.131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87 ] - 张则宇;赵五小;王应建;刘智超;邱雪峰;张文渊;
重力仪动态精度检定是重力仪检定的重要项目。本文主要从相对重力仪的动态精度检定方法、检定性质和合格性判定标准入手,通过对不同约定真值引入,提出了使用动态内符合精度和外符合精度联合判定重力仪动态精度的检定方法,明确了粗差剔除方法,确定了合格性判定标准,并进行试验论证,仅供同行参考。
2016年06期 No.131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0 ] - 张养安;李俊锋;薛兆元;王秀霞;
随着科学技术和新的设备的发展,大比例尺测图技术手段也在不断的发展。从以前的手工绘制发展到半自动化成图到全自动数字化成图,从间接测量发展到直接测量,从被动测量发展到主动测量。本文研究将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应用于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1∶1000底图更新的数据获取,实现点云数据解算,自动化成图,为以后在其它项目中使用该系统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2016年06期 No.131 115-11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51 ] - 张峰;
作为我国第十个国家级新区,自批准成立至今,其建设进程和效果是东北地区乃至国家层面亟需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信息。通过对新区从2013年-2015年在建设用地、建成区范围、道路、重要基础设施、填海造陆等方面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和统计分析,为新区建设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指导。
2016年06期 No.131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