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测绘

访问量:813830

学术研讨

  • 基于聚类的高光谱图像非监督波段选择方法

    张悦;官云兰;

    非监督波段选择方法是高光谱图像降维的主要方法,但现有方法应用到实际高光谱图像分类时,分类精度并不理想。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聚类的高光谱图像非监督波段选择方法,主要通过对传统的K-means聚类算法进行两方面改进:一方面是相似性度量函数;另一方面是聚类中心的选取。然后,通过实验数据用支持向量机法(SVM)对所提算法及现有的三种非监督波段选择方法进行分类。最后,用总体精度(OA)和Kappa系数评价分类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在分类精度方面优于其他现有方法。

    2018年01期 v.3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熵值法定权的组合模型在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冯立朋;朱军桃;熊东旭;尹愈;

    本文在介绍新陈代谢GM(1,1)、BP神经网络、卡尔曼滤波等三种单一的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熵值法定权的组合模型,通过实验分别对单一模型和组合模型进行分析和论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熵值法定权的组合模型预测精度要比单一的预测模型进度有所提高,为高精度变形预测又提供了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018年01期 v.32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自适应Ransac算法的基础矩阵估算

    张晶晶;官云兰;郝冬冬;

    基础矩阵估算是计算机视觉中恢复两张影像相对运动不可缺少的步骤,通常使用Ransac算法从包含大量外点的数据集中估计基础矩阵。经典Ransac判断样本是否为内点的阈值是经验值,不能满足所有样本,且在两个矩阵含有相同内点数时无法确定最优基础矩阵。本文介绍了自适应Ransac算法及流程,将其应用与基础矩阵的解算中。通过利用无人机影像与手机拍摄照片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Ransac算法可得到比经典Ransac更精确的基础矩阵。

    2018年01期 v.32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澳大利亚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董明;陈海鹏;甄一男;臧伟;邢晓娟;

    本文着眼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共享服务,系统研究了澳大利亚在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共享和应用服务方面的思路和做法,介绍了澳大利亚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阶段特点及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的演进,阐述了面向应用服务的行政与协调机构并存的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管理架构,并以公众地图机构为例,介绍衔接政府与公众的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分发服务模式,为国内推进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

    2018年01期 v.32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WebGL三维可视化的古生物化石时空演变研究——以银杏为例

    周瑜琦;魏依鹤;李迪亚;

    1831-1836年间,达尔文在搭乘贝格尔号航行过程中对所见的生物与化石的地理分布特点感到困惑,开始对物种演变进行研究,提出著名的"物竞天择"的进化论理论,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本论文即从达尔文进化论的源起点——生物化石的地理分布特点入手,以已存在37亿年的古老物种银杏为例,基于HTML5+WebGL三维可视化技术,全面展示了古生物化石的地层分布特点和时空演变规律,为研究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化石证据的时空展示和分析平台。该平台以Web Globe和大陆漂移复原图为底图,以化石证据分布的经纬度位置为基础,用户在浏览器端无须安装任何插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快速加载与显示海量化石数据,查看大陆板块漂移路径。平台优雅简洁,交互性和延伸性好,既可以用于学术理论研究,又可服务于面向大众的科学普及。

    2018年01期 v.32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TR技术短边精密方位传递方法研究

    尚延生;汤进九;王志远;陈勇;马旺;王鸿斌;

    从分析短边精密方位传递的经纬仪对瞄技术方法入手,结合自动目标识别技术(ATR),研究了ATR短边测角精度及其可靠性,使用TS30全站仪分别对经纬仪对瞄法和ATR方法在短边精密方位传递进行了对比实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ATR自动目标识别技术在短边精密方位传递中新的作业方法,给出有益的结论,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建议。

    2018年01期 v.32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遥感技术的生态风险评价——以北京市为例

    安红斐;

    本文以北京市遥感影像数据和统计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提取出了各个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法对北京市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从生态风险的等级、分布特点、多生态风险源、多生态风险受体以及多生态风险效应的角度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2018年01期 v.32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倾斜摄影三维模型纹理自动获取及映射研究

    纪亮;

    本文针对大规模三维城市建模表面纹理信息的需求,提出了采用倾斜摄影技术获取建筑物纹理信息,并进行纹理贴图的自动提取与映射的方法。经过试验得出结论,自动的纹理获取与映射方式较地面摄影、人工后期处理等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项目成本、减少了不必要的投入。

    2018年01期 v.32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K均值聚类进行多个粗差定位

    宗琴;姜树辉;秦万英;

    本文针对多个粗差探测与定位问题,应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中的K均值聚类算法,把对观测值的粗差定位转化为对该组观测值进行分类。依据粗差的出现约占观测总数的1%-10%,确定算法的一层终止条件为所有观测值分配为两类且其中对象较少的一类为粗差类;再引入方差比作为算法的二层终止条件,粗差类和非粗差类的方差比达到或超过试验倍数后,则接受初始聚类结果并最终结束算法。算法对早期的聚类分析方法定位粗差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其双重终止条件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粗差探测的可靠性。

    2018年01期 v.32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论测量平差中必要观测数的确定

    付新启;

    必要观测数用来计算多余观测数,是控制网测量平差的基础数据,十分重要。必要观测数除了和控制网中未知点数有关外,还与起算数据及其种类有关。本文通过分析必要观测与各类起算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给出了确定必要观测数的一种新方法,并列举了不同种类的控制网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已有方法相比,新方法推导思路简洁,容易理解,且计算公式简单、便于记忆和使用,对测量平差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2018年01期 v.32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技术应用

  • 基于PixelGrid的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应用

    韩晓霞;王保前;许彪;孙钰珊;赵栋梁;

    针对以国产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为适应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对海量遥感数据处理规模化、产品生产业务化和数据生产高效智能化的迫切需求,PixelGrid系统实现了从大规模影像联合区域网平差到DSM、DEM、DOM的快速自动化处理,为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2018年01期 v.32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ATLAB的图像边缘检测算法的比较与分析

    高美欢;刘玉梅;王刚;

    图像的边缘中包含有图像的大部分信息,并且图像边缘检测是图像处理与分析的关键性步骤,也是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因此,研究边缘检测算子对图像处理十分重要。运用MATLAB对Sobel算子、LOG算子及Canny算子三种常用的边缘检测算子进行了仿真实验,分析了其各自的优缺点,得出Canny算子是三种算子中边缘检测效果最好的边缘检测算子。为今后的实际应用,选择合适的算子提供了参考依据。

    2018年01期 v.32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1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CL的点云数据空间管理及近邻搜索

    梁周雁;邵为真;孙文潇;马伟丽;

    由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的点云数据仅包含点的三维坐标,缺乏点对应的几何拓扑信息,同时为了在计算机中更高效的管理和处理点云数据,本文结合PCL开源库为点云数据建立K-D树和八叉树两种数据结构,并实现基于K-D树和八叉树的快速邻域搜索。

    2018年01期 v.32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Landsat影像的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检测及驱动力研究

    徐伟芳;陈岷;

    土地利用变化一直是城市化进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有效检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并对城市规划发展进行合理地统筹安排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99年Landsat-7ETM影像和2017年Landsat-8OLI影像数据,结合遥感和GIS技术手段,采用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方法,得到北京市1999-2017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研究发现,近20年间北京市城市化进程明显,建筑用地面积由1999年1840.21km2增加到2017年3856.63km2;林地、农业用地等植被面积由1999年14013.18km2减少到2017年10701.22km2,土地利用变化转移明显,主要以植被覆盖区向建筑、裸地等城市用地转移为主,并且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以城区周边变化最为显著。最后,本文通过计算类型转移矩阵,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

    2018年01期 v.32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CG-5重力仪传感器信号应用解析

    曹金国;李永明;王存军;王振刚;肖鹏;

    本文介绍了CG-5数字重力仪三种核心传感器信号存储格式,解析了重力传感器信号、倾斜传感器信号以及温度传感器信号转换为重力、角度和温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倾斜角度和温度分别与测站相对重力读数的关系,并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解析方法正确。该研究结果有利于了解仪器结构,掌握仪器性能,适用于重力仪各类信号的二次开发应用。

    2018年01期 v.32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水准路线图自动绘制实现方法

    徐朋;姜庆峰;韩智超;

    本文以某工程为例,介绍了水准路线图绘制方法,并编制自动绘制软件。软件可根据提供的点位信息自动绘制标准图幅的路线图,并具有点位标定准确、图幅信息完整、界面整饰美观的特点,同时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2018年01期 v.32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优化背景值的MGM(1,m)模型在建筑物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程方;徐泮林;郭祥琳;

    根据MGM(1,m)模型的基本建模原理,发现了模型背景值的构造形式对模型精度存在影响,从传统MGM(1,m)模型背景值构造形式的角度对其进行改造,重新构建灰色MGM(1,m)模型背景值。通过实例分析,改进后的灰色MGM(1,m)模型相较传统的MGM(1,m)模型,在精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2018年01期 v.32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VRS技术在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王瑞;陈联;肖峰;王路;刘涛;

    随着连续运行参考站技术CORS的不断发展,网络RTK的优势不断体现出来。通过对新疆油田CORS系统及VRS技术的介绍,分析了VRS的技术优势,结合基于新疆油田CORS系统的VRS技术在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实际应用,探讨了VRS技术外业观测方式,对观测数据进行了误差及精度分析,说明VRS技术可以代替传统的一级GPS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使作业方法更加方便灵活,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成本。

    2018年01期 v.32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城市三维建模数据库建库方案研究

    王震;林佳;

    以城市三维建模中建模数据库的非关系模式表达为例,深入探讨在非关系型数据模式下的数据库建设思路、数据模型构建、地址编码、数据格式设计等,并对讨论的内容进行实现与应用研究。

    2018年01期 v.32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多时态三维技术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应用——以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文保区修缮整治为例

    周庆;吕扬;李兵;

    历史建筑是不可再生的宝贵遗产,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做好保护性修缮工作,恢复其原有风采,是众多文物保护区面临的问题,而改造的第一步,是准确回答目标区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三维技术具有直观、形象展示现实世界的优势,本文提出了"多时态三维技术",利用三维技术客观描绘文保区"历史、现状、规划",以更好地保护历史、满足科学规划和精细管理的需求。

    2018年01期 v.32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建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于中伟;邵楠;

    根据相关技术规范,设计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结构,规范了建库流程。基于ArcGIS Engine技术开发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建库系统,实现了图形数据及权属数据的自动关联及成果的规范输出,对各地项目的实施具有参考价值。

    2018年01期 v.32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简讯

  • 3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标准发布

    <正>《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基本产品规范》《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服务规范》《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服务管理系统规范》3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系列标准于2017年12月29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在京发布。本批次发布的3项标准是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系列国家标准研制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

    2018年01期 v.32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正>12月26日,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成就,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安排部署2018年工作。

    2018年01期 v.32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修订的《地图审核管理规定》于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

    <正>新修订的《地图审核管理规定》于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新《规定》主要明确了地图审核工作管理体制、申请与受理、地图内容审查、审核决定、监督管理等有关方面的内容,共34条。主要内容包括:规定了立法目的、工作原则、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明确了地图的送审范围,各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

    2018年01期 v.32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基于GIS的环渤海湾海岸带环境压力分析

    翟珂;李新锋;吴晓青;

    本文从景观格局、海洋资源、植被资源三个角度,探讨了2000年至2013环渤海湾海岸带不透水面空间格局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2000年至2013年,不透水面斑块面积增加,斑块密度减少,呈现团聚状分布格局;(2)2000年至2013年,滩涂、0-5m海域和5-10m海域空间资源的损失量分别为464.32km2、151.76km2和12.81km2;(3)研究区内城市建成区的植被减少和不透水面扩张之间呈现明显的此消彼长趋势。

    2018年01期 v.32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北京市地理国情普查质量检查软件设计与实现

    夏强;陶迎春;张红;刘进;高文超;虞欣;

    依据国家对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成果数据提交要求,结合北京市地理国情普查的实际情况,并在分析了普查数据质量问题来源的基础上研发了"北京市地理国情质量检查软件"。文章主要介绍了此质检软件设计思路,详细阐述了自动质量检查项的设计开发流程、实现方法和关键技术,并对大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异常控制做了详细说明。实践表明此软件对普查数据质量控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今后的空间数据质量检查和大数据生产提供参考。

    2018年01期 v.32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京津冀地区道路网状况的分析研究

    杨峰;翟亮;甄云鹏;

    道路网的建设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交通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而交通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被确立为三大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的背景下,本文利用多种数据源提取到了京津冀地区道路数据,对该地区道路网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以了解该区域的道路网建设现状,为将来该区域的道路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议。

    2018年01期 v.32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工业管网总图CAD数据到GIS数据转换方法的研究

    宁国法;禹化强;潘欣;李慧;刘凤伟;

    工业管网分布相对集中,密度大,布局较为复杂,附属物种类多,施工时间跨度大,并历经多次更新,历史档案资料常有冲突、缺失或遗漏等问题。为改进管理,本文分析了一类工业管网总图CAD数据,通过实验分析和研究了几种常用的CAD数据到GIS数据的转换方法,选择通过ArcGIS Engine编程完成CAD数据到GIS数据的转换工作,实现了数据的高效转换,为实现工业管网档案数字化提供了支持。

    2018年01期 v.32 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全站仪对边测量原理及精度分析实例探究

    丁鹏文;徐泮林;高开强;

    对边测量是全站仪的一种常用内置功能,用于间接测量两个彼此不通视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该方法设站灵活,操作简单,但其测量精度没有标注,需要通过计算求得。本文研究全站仪对边测量的基本原理,利用误差传播原理,推导出对边测量的精度计算公式。最终通过实例计算,对其精度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对边测量在测站改变时其精度变化的规律,提出了提高对边测量精度的方法。

    2018年01期 v.32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海滨地区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监测规律研究

    赵娜;

    本文选择青岛地铁车站—利津路站为工程背景,通过采集现场监测数据,并配合软件模拟分析研究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由于地层上部是土质相对较为松散的强风化砂岩层,围护桩的水平位移量随着开挖深度呈现递增趋势;地层下部为较为坚硬的中分化砂岩层,在进入岩层时水平位移出现明显的拐点;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的总体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数值模拟显示土体应力和桩体所受剪力都不断增加,同时支撑和锚杆的作用,增强了围护结构的稳定性。

    2018年01期 v.32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的土方量测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袁建东;

    土方计算与工程造价和其方案比选直接相关。提出并分析了一种无须实测地形就可计算土方量方法。使用Google Earth高程数据采集工具,按指定间距和边界采集地形特征点数据,并生成等高线图。使用南方CASS DTM方法计算土方量,并与后期实测1:500地形图的计算结果比对,分析了其偏差。结果显示该方法满足土方量概算要求,可以提供最优的场平标高。该方法在新建工程勘测设计中具有普遍实用性,具备推广意义。

    2018年01期 v.32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多尺度的Canny边缘检测算法研究

    刘威;赵西安;高东阳;

    为了解决传统边缘检测算法检测精度不高、稳健性不好和抗噪能力差等弱点,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的Canny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小尺度影像和大尺度影像的优点,既能检测出图像边缘的整体轮廓,又能检测出图像细节。并运用MATLAB编程与几种经典边缘检测算法做了详细对比,采用ROC曲线进行了精度定量评价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尺度的Canny边缘检测算法检测结果更清晰,稳健性更好,而且抗高斯噪声能力也相当理想,能够有效地提取图像边缘信息。

    2018年01期 v.32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激光跟踪仪精度仿真与实验分析

    雷振尧;陈伟刚;陈文礼;任海峰;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制造业对设备尺寸及空间位置精度要求越来越严苛,已达微米级。激光跟踪仪作为一种高精密,便携测量工具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测量项目中。本文在误差传递理论及空间几何学基础上,推算激光跟踪仪在空间测量中定向误差与测程和测角之间的关系,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定性与定量仿真分析,最终设计实验对结果加以验证。所得结论为构建大尺寸空间测量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今后工业现场测量作业起到指导性作用。

    2018年01期 v.32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宝塔变形监测方法

    苏涛;

    提出了一种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提取宝塔不同层面中心点监测宝塔变形的方法。首先在宝塔周围选取并测量导线点坐标,用于架设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宝塔进行激光扫描,然后对测量的点云数据进行拼接、剔除噪声点、宝塔三维建模,从模型中提取最底层和合适的高层截面中心点,即可计算变形偏移方向与偏移量。再通过统计各楼层各个面的表面倾角,可推算出具体倾斜角度,结合高层截面距地面高度,同样可计算偏移量,共同验证了宝塔变形的具体偏移量。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可行、有效。

    2018年01期 v.32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测绘教育

  •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工程测量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谢忠俍;

    当前,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产业升级的关键在于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又在于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提升。通过对中、日、德三国工匠精神的研究,得出其本质是精益求精、惟精惟一及专注专业。结合高职工程测量人才培养的特点,将工匠精神导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同时积极利用校园文化、校企合作培育工匠精神,探索一条德育、技能协同培养的路径,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提升及职业精神的养成。

    2018年01期 v.32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非测绘专业土木工程测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余建杰;邱荣文;江新勇;

    对非测绘专业的学生而言,现阶段的测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已经不适合现代工程人员的素质要求。通过对非测绘专业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并结合土木工程测量的特点,以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要求,提出了非测绘专业土木工程测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并通过该方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新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和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双向衔接。

    2018年01期 v.32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