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测绘

访问量:845358

庆祝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征文

  • ICESat-2数据在煤矿塌陷区水深测量中的应用

    尹飞;张西步;张悦;刘承旭;

    传统的地面水深测量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尤其是在煤矿塌陷区的测量工作中,难度较大。冰、云和陆地高程卫星2号(ICESat-2)的卫星数据具有大范围、高效率的优势,可以覆盖更广阔的区域,适用于地面复杂且难以接近的环境。这种高效、非接触的测量方式为监测煤矿塌陷区提供了便捷的解决方案。本文以山东省济宁市某煤矿塌陷区水域为研究对象,使用自适应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应用去噪(DBSCAN)算法对ICESat-2信号去噪,得到研究区线状分布的ICESat-2水深点。结果表明:无人船验证水深数据与ICEsat-2激光雷达数据推导出的水深值之间存在高度的一致性,决定系数R~2值为0.98,均方根误差R_(MSE)为0.68 m。

    2025年09期 v.39 1245-1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基于GEE的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全生命周期生态质量评价

    郭欣怡;吕扬;侯庆明;

    冬奥会作为国际性体育盛事,其举办地往往位于生态脆弱区域,且受到大型工程建设活动的显著影响,这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对冬奥会赛区的生态质量进行持续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为研究对象,利用谷歌云计算平台提供的2015—2022年陆地卫星8号(Landsat 8)遥感影像数据,通过计算绿度、湿度、干度及热度等生态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构建了遥感生态指数,系统揭示了该赛区全生命周期的生态质量时空变化情况。通过转移矩阵和差值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了生态质量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延庆赛区在2015—2022年间生态质量虽有所波动,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表明生态修复工程在该区域取得了一定成效。

    2025年09期 v.39 1251-1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用于重大活动保障的建筑三维模型构建与应用

    杜朋卫;周芳玲;王芳芳;张卫东;

    随着我国重大活动保障任务的持续增加,建筑三维建模技术的核心支撑作用愈发凸显。本文以北京市某区开展的重大活动安全保障三维建模项目为例,对道路沿线建筑物开展精细化分层分户建模,系统阐述了模型在重大活动保障中的构建方法与实际应用。研究聚焦矢量图纸法和三维激光扫描法两种建模方法,从数据获取方式、建模成本、作业效率、精度控制、适用场景及后期数据更新等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不同建模技术路径的优势差异。在重大活动保障实践中,建筑三维模型技术在制高点应用、多视域场景分析等方面展现出关键的价值。

    2025年09期 v.39 1261-1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海底沉管隧道测量风险评价

    陈春辉;

    针对海底沉管隧道管节沉放及水下对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施工区域海相和地质与环境条件复杂,会对测量工作造成不利影响,最终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情况,本文首先按照风险评估理论对海底沉管隧道测量风险进行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进行测量风险评价,得到各个层次风险因素评价指标,对评价指标进行处理并对照测量风险评价矩阵,确定基本测量风险因素和沉管隧道测量的风险等级。最后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测量为例进行了风险评价,根据识别出来的风险点和风险概率及损失,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降低风险,确保了测量工作顺利进行。

    2025年09期 v.39 1268-1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基于GIS的盆地城市三生空间冲突测度及影响因素

    赵克龙;

    探究盆地城市的三生空间冲突现状及驱动机制,有利于促进盆地城市的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以典型盆地城市城固县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2000—2020年中三个年份进行三生空间分类,利用三生空间冲突测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2000—2020年三生空间的冲突时空演变规律及探究冲突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三生空间类型整体上呈现前期变化剧烈、后期趋缓的特征,类型变化以生产生态空间转出为主;冲突等级空间分布呈现“南高北低”格局,南部因生态与生产功能交错成为强冲突核心区,北部生态生产空间连片分布区域冲突程度较低;驱动机制探究显示研究区冲突演变受自然基底约束及人为干扰因素共同驱动,其中高程、坡度及交通道路是引起冲突变化的核心因素。研究结果可为盆地城市三生空间协调发展及国土空间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09期 v.39 1275-1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城市异形建筑物三维建模

    雷兆伟;杜冬霞;郑旭;张亚新;

    城市异形建筑物形态结构复杂多样,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或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时均会存在遮挡现象,影响三维模型质量。为提高异形建筑物竣工测量成果精度,本文以倾斜摄影和激光扫描点云成果为基础,采用最近点迭代算法对两种点云进行配准融合,重新构建三维模型,以某异形体育场馆为例进行实验发现,该方法三维模型精度显著提升,误差分布更为均匀,能够弥补单一技术模型空洞、纹理模糊等缺陷,可为异形建筑物竣工测量提供准确的可视化模型数据。

    2025年09期 v.39 1282-1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学术探讨

  • 上海市碳储量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

    朱磊;

    在快速城市化建设的背景下,上海市碳储量动态演变对上海市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InVEST)模型分析碳储量时空演变特征,选用静态和动态驱动因子,结合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分析碳储量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显示:2000—2020年上海市碳储量呈现下降趋势,碳储量减少区域集中在郊环内及部分沿海区域,碳储量增加区域集中在崇明及临港部分片区;年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年均人口密度是碳储量变化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且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碳储量变化解释力最强。本研究多维度挖掘了碳储量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为城市低碳发展及同类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价值。

    2025年09期 v.39 1287-1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松材线虫病胁迫下受害马尾松遥感识别与空间分布

    杨义炜;

    松材线虫病在马尾松中具有高传染性与致死率,准确掌握受害树木位置与空间分布特征,对马尾松林的监管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建瓯市受灾区域为例,基于高分二号遥感影像,构建多特征光谱指数影像,通过最佳指数因子(oif),选取最佳波段组合,利用随机森林分类,对受害后期马尾松林进行识别,分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遥感技术具有较高识别准确率,总体精度达到90%以上;(2)受害林木分布范围广泛,小班受灾程度以小范围为主;(3)受害林木主要分布在高程200~400 m、斜坡16°~25°的区间范围内,并且距公路0~450 m范围内占比最高。综上所述,利用遥感技术能有效识别受害后期马尾松林,在空间上受害林木集中分布特征明显,各区间段内分布数量均有所差异。

    2025年09期 v.39 1294-1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改进引导滤波在无人机低空航拍航测中的应用

    武燕强;

    在无人机低空航拍航测作业中,由于高速飞行相机会出现果冻效应,导致图像分辨率下降,因此提出基于改进引导滤波的无人机低空航拍航测技术研究。根据航拍航测目标,规划无人机低空航拍轨迹,利用光学成像原理拍摄低空对地图像。利用改进引导滤波对于低空对地图像进行处理,解决因果冻效应导致图像失真与局部变形的问题,提升图像质量,结合通过边缘与几何特征提取与计算得出无人机低空航拍航测结果。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技术相比,优化设计航拍航测技术得出的航拍图像分辨率明显提升,占地面积航测误差为1.9 km~2,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025年09期 v.39 1300-1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无人机航摄影像色彩一致性处理方法比较

    闫欣;吕扬;孙扬;李兵;

    无人机航摄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地表信息获取方法,可以满足灾害应急、动态监测等应用需求。为满足短空域窗口的大范围数据获取要求,通常会采用多架次、多型号无人机开展航摄。然而,这样的航摄成果存在色彩差异问题,影响处理效率和最终成果。为此,本文采用直方图调整、批处理匀光以及航片色彩迁移三种方法对影像进行色彩一致性处理,通过可视化对比和量化分析对影像匀色后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经对比可以得出:直方图调整后影像的色彩信息损失少,但受人工作业限制,其整体性较差;批处理匀光处理后影像色彩过于统一,失去特征性和差异性;航片色彩迁移实现了不同区域不同匀色参数,在保持影像原始色彩差异的同时也统一了整体效果。成果可为其他航空摄影数据匀色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39 1307-1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卫星遥感影像的违章建筑物提取研究

    宁志勇;

    针对传统的形态学标记分水岭算法中存在影像分割区域过多、碎片化、地面植被或者光照不均被误认为建筑物的问题,文中在形态学标记分水岭算法基础上改进索贝尔(Sobel)算子对梯度图像的计算,从而完成城镇违法建筑物的提取。以某地区高分辨率影像为数据源,通过与其他传统算法的识别提取效果相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形态学标记分水岭算法的平均识别率最高,达到91%,平均漏分率最小,仅为9%,平均虚假检测率较小,仅为4%,具有较好的建筑物提取识别效果,可为城镇规划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2025年09期 v.39 1313-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基于小波去噪的电离层TEC组合预测模型

    王淑娟;

    时间序列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统计分析方法,在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短期预测中具有出色的性能,然而,获取TEC数据常面临多重外部干扰和噪声,限制了预测精度的提高。为应对此问题,本文通过融合小波去噪方法与时间序列分析法,提出一种TEC组合预测模型。利用欧洲定轨中心(CODE)发布的2021年高质量数据集,对本文提出的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显示,该组合模型在高、中、低纬度区域多时段的平均预测精度分别达到95.572 6%、91.029 4%和86.689 9%,相较于传统方法,其在高、中纬度区域的预测性能显著提升,低纬度区域也能够保持稳定状态,有力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025年09期 v.39 1318-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CORS融合测深技术测量湖泊蓄水量

    李雷;王水清;

    为突破传统水文站点观测法在湖泊库容监测中覆盖有限、效率低下、精度不足、设备成本高昂的瓶颈,本研究提出一种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融合测深技术测量湖泊蓄水量的方法。研究以某湖为示范区,结合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实时厘米级定位与高密度水下地形测绘技术,通过固定轴连接设计,实现GNSS接收机与回声测深仪同步运动,成功消除波浪扰动导致的垂直误差。主要技术包括:(1)采用GNSS天线-测深仪刚性固定装置,建立动态补偿机制,确保湖底高程解算精度;(2)针对水草干扰实施密集采样与测深杆校核双策略;(3)通过21 341个测深点构建三维湖底数字地面模型(DTM)模型,采用断面法计算库容。实验结果显示:研究区某湖实际容积162.7万m~3,最大蓄水量233.0万m~3,最大水深4.98 m。该技术实现了“水面-水下”一体化精准监测,有效解决传统手段定位偏差、效率低下、费用高的问题,为自然资源调查提供可推广的技术路径。

    2025年09期 v.39 1325-1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中国

  • 无地下控制点布测的地下通道三维激光测量

    袁林山;崔周烽;刘毅;薛松超;

    为解决基于实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SLAM)算法在城市地下过街通道移动三维激光扫描存在定位漂移且需烦琐布测地下控制点的问题,本文采用穿戴式移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采集地下通道点云数据,利用在地下通道内摆放适量箱包特征物、分区采集地下通道点云,并以内业解算的地下特征点代替外业布测地下控制点的进行点云匹配的方法,生成了地下通道三维点云成果,基于点云成果制作了城市地下通道平面图和三维模型。通过实测特征点进行精度检验,地下通道高精度点云成果数据平面及高程精度均优于2 cm。试验结果表明该作业方法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获取的地下过街通道高精度点云数据满足地下空间测量的精度要求。该方法对今后类似地下空间场景的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作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5年09期 v.39 1331-1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自适应建筑单体化三维模型贴图优化

    曹明亮;赵凌美;王淼;

    本文针对建筑单体化三维模型贴图中存在的亮度不均匀和噪点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视网膜增强色彩恢复(MSRCR)和非局部均值(NLM)去噪算法的自适应优化方法。为消除大范围黑色区域对后续处理的影响,研究中创建了掩码文件,并计算贴图法线,筛选出法线水平的贴图,过滤掉亮度适中的顶部和底部贴图。在特征提取阶段,本文计算了每组水平贴图的平均亮度和亮度直方图的阈值,以便更精确地进行亮度增强。采用基于MSRCR的亮度增强算法,对筛选出的低亮度贴图进行有效提亮。同时,利用NLM算法对贴图进行去噪处理,确保在去除噪点的过程中,原始细节和色彩得到保留。通过对处理结果进行主观和客观的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显著提高了模型贴图的亮度和清晰度。在实际应用中,本文方法展示了其在提升实景三维模型贴图质量方面的高实用价值,为建筑三维建模领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025年09期 v.39 1336-1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多测合一背景下的无人机影像DOM制作关键技术

    余子毅;

    在多测合一的背景下,无人机飞行期间因飞行姿态不够稳定等因素,使采集的影像存在几何畸变,进而影响无人机影像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精度和质量,使其无法准确反映目标区域的真实状况,为此研究多测合一背景下无人机影像DOM制作关键技术。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目标的三维点云数据,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采集目标区域的无人机影像并校正其几何畸变。将采集结果整合后,输入计算机软件获取单张影像的正射影像,对正射影像镶嵌后采用分幅等方法制作快视图,从而完成所需比例尺的DOM制作,将制作的无人机影像应用于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的三个阶段,以助力审批提速增效。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平面坐标X和Y方向上误差最大值为8.06 cm,所制作的DOM中各个区域之间的区分明显,接边精度值均在0.86以上,目标边坡长度与实际边坡长度结果吻合程度高,误差较小。

    2025年09期 v.39 1344-1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结合布料模拟与随机森林的城市点云滤波与分类

    孙云飞;王华;孔俊元;

    机载激光雷达能够快速获取地面三维结构信息,在城市三维建模、地形图测绘、电力线巡检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点云滤波与分类作为点云数据处理中的重要环节,若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及精度,则能够快速有效地从海量点云数据中提取出有用信息,如地面、植被、建筑物、管线等地物,因此本文基于城区机载点云数据,针对经典滤波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方法,布料模拟法能够有效地滤除非地面点,提供地形信息。随后在布料模拟法滤波的基础上,采用了随机森林对非地面点中常见的植被、建筑、管线等城市地物进行分类,有效地识别出各类地物,探索了适合城市的点云自动滤波及分类流程。

    2025年09期 v.39 1351-1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

  • 郑州市主城区商铺租赁价格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张家旗;高佳楠;林潇楠;曾萍萍;唐召召;

    为探究郑州市商铺租赁价格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基于安居客网站上抓取的城市商铺租赁价格数据,采用克里金插值、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等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城市商铺租赁价格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郑州市主城区商铺租金整体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分布特征,金水区与中原区交界处,金水区、二七区和管城回族区交界处,以及金水区中南部地区的商铺租金价格最高;(2)距离主要道路越近,商铺数量越多,而距离主要道路越远,商铺数量和租赁价格均呈不断下降趋势;(3)各类型商铺主要集中分布在生活服务设施400 m范围内,距离生活服务设施距离越近,各类型商铺的租金越高;(4)高等级租金商铺倾向于分布在人口密度适中的区域,而经济密度与商铺数量和租金成正比。研究结果可以为郑州市优化商铺租赁市场提供一定参考。

    2025年09期 v.39 1355-1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北京市公园绿地格局与服务能力评估

    黄强;余永欣;

    针对城市更新背景下北京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不均与服务能力差异显著的问题。本文基于城市国土空间监测数据、手机信令数据和高德兴趣点数据,采用人群覆盖率、可达性分析、联通性模型、全局莫兰指数与空间基尼指数等方法,从空间格局、服务公平性与生态连通性等维度对北京市公园绿地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公园绿地呈现“中心密集、外围分散”的空间格局,在人群覆盖、可达性、便民设施配置、联通性方面总体较好,但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均衡,部分区域公园绿地与周边配套设施稀缺。结论认为,可通过优化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完善服务设施配套、增强功能多样性等措施,推动公园绿地配置的均衡发展与服务效能的提升,从而增强城市生态韧性,改善居民生活福祉。

    2025年09期 v.39 1362-1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高分卫星数据的矿山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监测

    张雅洁;杨盼;张德成;张晶晶;孙兴齐;

    为了建立露天矿山的地表植被监测体系,针对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各个阶段,提供快速有效的数据支持与分析。基于高分卫星影像,提取植被指数,采用彩色密度分割法划分出露天矿山的植被覆盖类型、植被覆盖度、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套合工程平面布局矢量,研究矿山的植被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矿区地表植被以绿地为主,兼具林地,矿区内植被覆盖度差异较大,且总体植被覆盖度偏低,从2019年至2023年植被覆盖度整体改善,局部退化;(2)进行了矿山复垦、复绿的排土场、表土堆放场植被改善明显,采矿活动频繁的取土场、露天采场植被退化明显,说明植被受生态修复工程、采矿活动强度的影响明显。露天矿山由于挖掘、修复,地形变化复杂,基于大范围、连续动态、受地面条件限制小的高分系列卫星数据,结合多种植被指数的时序分析方法,能满足露天矿山植被监测的实际需求。

    2025年09期 v.39 1371-1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超大城市城中村智慧化治理

    赵小阳;付乐宜;张秀英;

    城中村治理是改善民生、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当前,城中村面临人口流动管控难、建筑密集隐患多、公服配套环境差等现状问题,治理方面存在信息数据空间孤岛、人工管理方式落后、应急响应支撑不足等治理痛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中村高质量发展。为提升城中村治理水平、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本研究基于新型测绘手段打造城中村高精度实景三维底座,结合城中村空间信息和社会属性特点,汇聚多元信息形成空间关联,构建城中村“人-地-屋-车-场-网”时空要素底座并搭建城中村智慧化治理平台,形成了以时空信息为底座、数据关联为核心、事件处理为抓手的城中村智慧化治理模式,以科技赋能城中村转型升级,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开发。

    2025年09期 v.39 1377-1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技术应用

  • 基于声发射信号的城市综合地下管线多参数测量

    李善文;

    城市综合地下管线会受到邻近密集管线的持续性扰动,导致静态测量方式难以获取精准的测量结果,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声发射信号的城市综合地下管线多参数测量方法。根据城市综合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确定声信号的发射位置。在发射位置上安装发射器设备,采集地下管线声发射反馈信号,提取声压、频率、波长、声强等地下管线声发射信号特征,并根据声发射信号特征与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出管线位置参数、埋深参数、管道流速参数、破损程度参数等多参数测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设计方法得出的管线埋深和流速参数测量误差分别减小0.25 m和0.30 m/s,同时能够实现对城市综合地下管线测量范围的完全覆盖,实际应用效果好。

    2025年09期 v.39 1384-1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GPS测量法的跨河水准测量技术

    黄廉喜;

    在当前的跨河水准测量过程中,需要多种测量仪器同时对向观测,若观测设置不当,高程会产生异常变化,导致测量精度下降,为此本文开展了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法的跨河水准测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选择特大型桥梁施工工程项目作为研究案例,在测量地点选取与场地布设完成后,利用GPS接收机测定两岸水准点的大地坐标三维位置。结合预处理后的GPS数据以及基于广义神经网络的高程拟合模型求出两岸的高程异常。根据高程异常对测量结果进行调整,从而获取精准的测量结果,完成跨河水准测量。依据本研究方法,测量出了研究区跨河两岸的水准数据,最低值为19.488 m(点9),最高值为25.365 m(点4),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能够为未来大型桥梁、水电站等跨河工程的高精度测量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2025年09期 v.39 1392-1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模拟复杂场景下GNSS接收机载波相位观测评估

    宋潇;洪卫;何浩鹏;彭友志;汪洋舰;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的高精度定位主要依靠载波相位观测值,但在城市、高山、高架桥等复杂环境中,部分卫星信号遮挡及多路径效应对GNSS接收机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影响十分显著,已成为高精度定位的主要误差来源之一。真实应用场景下,GNSS接收机载波相位观测的评估存在复现性差、试验成本高、受时空限制等问题。本文基于环形试验平台,通过部分卫星信号遮挡、卫星载波信号直达波与时延波相叠加两种方法,实现真实复杂场景下卫星信号遮挡和多路径效应的模拟,并提出了模拟复杂场景下GNSS接收机载波相位观测值精度的评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模拟复杂场景下GNSS接收机载波相位观测值精度的复现性较好,基于环形试验平台模拟GNSS接收机所处的不同真实复杂环境具有可行性。

    2025年09期 v.39 1399-1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铁路CORS对流层延迟与极端降雨关联性研究

    杨美皓;周子健;李聪旭;刘亿;

    极端降雨事件可能导致铁路运行发生严重安全事故,为利用铁路地基增强系统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观测值分析对流层湿延迟(ZWD)与极端降雨灾害事件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本文提取了高精度GNSS对流层湿延迟,并分析GNSS ZWD与降雨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1)当GNSS ZWD在一定时间段内达到峰值或者出现快速下降时,有可能发生降雨事件;(2)在相同时间内,GNSS ZWD和降雨呈现相同空间分布,ZWD高值区域与降雨发生区域具有一致性。本文结果可发挥京张高铁地基增强系统的多元作用,对于提升铁路系统降雨灾害的防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9期 v.39 1405-1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科技推广

  • 航天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正>航天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航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即航天科工七院,简称七院)所属从事工程服务业务板块的新平台,是七院下属二级法人单位,注册资金26500万元,总部位于北京。航天设计集团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城乡规划编制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甲级、测绘甲级、工程咨询单位资信甲级、工程监理甲级、工程造价咨询甲级、地质灾害评估和治理工程勘查设计甲级、压力管道设计等资质;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等建筑筑业企业资质:具有对外工程总承包经营权。

    2025年09期 v.39 1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企业采风

  • 2025年“探寻北斗之旅”主题科普活动在京举办

    袁媛 ;张保钢;

    <正>2025年8月29日,是第22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当天,数十名少年儿童在家长的陪同下,走进北京房山人卫激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学习北斗卫星系统、人卫激光观测、地图版图的相关知识,领略蕴含在这些科学知识中的无穷魅力。活动由北京测绘学会、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主办,北京房山人卫激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测绘设计研究院、空间基准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同日,在中国地图文化馆,北京测绘学会还组织了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活动,邀请相关企事业单位职工50人参加测绘法专题讲座和参访地图文化馆活动,倡导规范使用标准地图,提升公众国家版图意识。

    2025年09期 v.39 1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